•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8:专栏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信息披露
  • B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C1:理财封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港股直击·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地产投资
  • D1:披 露
  • D2:信息披露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中小企业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中小企业板
    久联发展大股东增持不慎陷入两难境地
    强势凸显
    中小板指数冲击30日均线
    寻找中报“亮点股”
    石基信息
    给高管离职减持加限制
    林子大了提防“坏鸟”
    美克运动拟上中小板
    诺普信将设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们不会为加速扩张而透支未来”——对话广宇集团董事长王鹤鸣
    8个月减持48次 青岛软控董事一家套现3亿多
    突出行业重围 华东数控“卡位”高端机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林子大了提防“坏鸟”
    2008年07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军
      ⊙本报记者 陈建军

      

      中捷股份、德棉股份、高新张铜接连“出事”,玷污了中小板上市公司过去一向优良的治理答卷。在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制度,无疑是防范因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而出现“坏鸟”的最佳手段。

      5月15日,中捷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多次指使相关人员向控股股东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划拨资金被曝光;6月29日,德棉集团从2007年2月开始通过控股子公司瑞杰置业和中间公司华海科贸大量占用德棉股份资金被查实;一天之后,高新张铜公告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证监局立案调查。

      在中捷股份、德棉股份、高新张铜三家上市公司接连“出事”之前,中小板上市公司过去交给市场的治理答卷可以说称得上相当的优良。随着清欠攻坚战的结束,沪深两市主板公司中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顶风作案的只有*ST九发那样的极个别公司。因此,中捷股份、德棉股份大股东被清查出新的占用问题,无疑相当突兀。而高新张铜虽然被立案调查的真相尚未大白,但公司高管在实际业绩与预告业绩相比大幅下降情形下不断高位减持,难免给人以制造虚假业绩配合高管减持解禁股的嫌疑。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接连“出事”的中捷股份、德棉股份、高新张铜,只是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高速增加之后的少数个案。但随着过去优良答卷的被玷污,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中出现的问题肯定将受到高度关注,并有望得到切实的防范。

      此前,雪莱特因向高管转让股权产生系列诉讼,牵扯出上市招股书涉嫌虚假披露,鱼跃医疗被竞争对手沈阳新松维尔康科技有限公司、龙飞集团有限公司联手举报涉嫌偷逃税款,随着中捷股份、德棉股份、高新张铜问题的暴露,中小板上市公司如何引以为戒、防微杜渐,把类似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将是市场各方应予高度重视的课题。

      除了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难免会有“坏鸟”外,家族制企业问题主要爆发在成长期的固有规律,也可能形成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上的黑洞。据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李维安教授的研究,家族企业度过初创期进入成长期后,往往是家族制管理矛盾爆发的主要阶段。由于中小板上市公司很多是进入成长期的家族企业,因而亟需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