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特别报道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谈股论金
  • A8:理财封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公司研究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封面
    不急于唱“翻身道情” 理性把握反弹机会
    行情热起来后的冷思考
    震荡盘升
    中期反弹格局
    已基本形成
    连收三阳人气渐旺 冲击三千悬念又起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行情热起来后的冷思考
    2008年07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石长军
      ⊙石长军

      

      本周三沪深两市继续震荡强劲上扬,个股表现活跃,沪市成交量再度突破了千亿大关,呈现出价涨量升的良好格局,底部反转特征已相当明显。回顾半年多的A股行情,除了“4·24”有过短暂的大涨行情外,基本上均处于跌跌不休的下降通道中。

      中国股市有“头部是基金顶出来的,底部也是基金砸出来的”的说法。“基金砸底部”之说此次确实得到了印证。7月1日招商银行放量跌停,有三家基金大肆卖出,7月2日中国平安跌停并创出新低,7月3日继续大跌,当日卖出前五位清一色是基金。但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的疯狂砸盘并没有引起市场的恐慌,7月2日股指最终还是翻红的。这说明在基金做空的同时,大量投资者反而开始进场吸纳廉价筹码。最近两周开户数的不断增加就充分说明了场外增量资金已成为了抄底的生力军。这不能不让一些投资者感到疑惑,作为专业投资机构的众多基金,为何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把宝贵的优质蓝筹股筹码割在地板上?为何连场外的一般投资者都敢于进场建仓的低位,基金还在疯狂地大肆做空?管理层积极扶持的公募基金,到底是股市的稳定力量还是兴风作浪的投机力量?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首先,基金没有充分认识到像招商银行、万科A、中国平安、中国远洋等优质蓝筹股所具有战略性的长期投资价值,一些像并购价格过高、资产减值计提等所谓“利空”只是略微降低了短期估值,却不能根本性地改变其内在价值,甚至还会提高其长期投资价值。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如巴菲特是把优质企业遇到短期利空造成的股价下挫视为难得的买入机会。这与此次基金做空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的操作方向刚好是相反的。目前,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在基金杀跌后均已稳步攀升,离前几天最低价已有15%左右的涨幅,对于那些割在地板上的基金来说,可能不得不作出追涨的痛苦抉择了。

      其次,许多基金至今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股市的稳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就像水库,在市场过分狂热时不但不大肆买入,而应拉起“水闸”悄然“泄洪”;而在市场陷入恐慌过分杀跌时关紧闸门积极蓄水。试想,以一家基金现在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资金规模,它若逆向泄洪或蓄水对股市的破坏力是不可小视的,何况现在已有上百家基金。最近二三年股市如此暴涨暴跌在A股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盲目操作、兴风作浪应该是有所关联的,而这显然与管理层大力扶持公募基金发展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总之,尽管目前行情已有初步转强的迹象,但我们不能放弃对导致股市暴涨暴跌的深层原因进行思考,并尽可能从制度上加以改变,只有这样A股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才不至于成为广大投资者的伤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