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国胜
“F4”几多欢喜几多愁
纵观近两年多来的当代艺术市场,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四人无疑成为市场高价的象征,大家戏称“F4”,而习惯把他们四人放在一起除了市场因素外,同时他四人是代表了更广泛的在“85美术”、“89”和“后89”时期真正对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但是如果查看一下前两年的当代艺术成交记录,我们会发现这些艺术家作品在年度当代艺术拍卖高价作品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多被早年即已获得国际名声的艺术家如吴冠中、赵无极、陈逸飞、蔡国强等人所占据。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春拍来看,当代艺术高价成交前十名中除已过世的陈逸飞外几乎都是代表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作品。
今年在伦敦和纽约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有许多“F4”中的重要作品流拍或以低价成交,这让他们作品的市场在今年饱受质疑。但是回到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还是给人不小的惊喜。在香港苏富比“仕丹莱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专拍”中,张晓刚作品《血缘:大家庭三号》拍出的42,630,750元再次刷新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而“仕丹莱”的这场拍卖中的藏品最初购买他们的藏家承诺会放到美术馆收藏,结果还不到三年时间就拿出拍卖,让人感到国际藏家在倾销中国艺术品的意味更浓。随后岳敏君的作品《轰轰》也在香港佳士得创出了48,678,750个人作品最高价。这两位天王级艺术家作品早已达到较高价位,能在今年再创新高实属不易,当然这两件作品也是他们不可多得的代表作。
但是同样的命运却没在另一位同级别艺术家王广义作品中重演。北京匡时今年春拍争得来堪称王广义“大批判”系列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大批判——万宝路》,这件作品在现场仅经过几次叫价便以刚过最低估价1097.6万元被世纪翰墨的老板林松买下,远低于之前对此作品的预期值,同时也低于去年在伦敦菲利普斯拍卖行以89.36万英镑(约合1200万人民币)拍出的《大批判——可口可乐》,而前者因是王广义在1992年参加“广州双年展”获得最高奖的作品,其历史价值要高于后者,这样的命运大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地由于地震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今春当代艺术拍卖不温不火的场面。(图1)
不再只有“F4”
曾梵志凭借1996年创作的作品《面具系列 1996 NO.6》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75,367,500港元的价格,超过去年由蔡国强2002年作《 APEC 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十四件)》创造的74,247,500港元的拍卖价格,成为新的中国当代艺术全球拍卖纪录。此件作品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唯一一件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作品中出现三个人以上(八人)的作品,尺幅也达到了200×300cm。曾梵志的这幅画当年以1.5万美元被一位藏家从香格纳画廊买走,谁想如今已是天价。
同时刘小东在今年市场上出现的两幅作品《温床NO.1(五联)》 和《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十八张一套)》都以超过5500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该艺术家成交记录的前两名。其中《温床NO.1(五联)》与刘小东在2006年以2200万元高价成交的《三峡新移民》为同一系列作品,而前者作品从创作的精度和尺幅都较后者 高和大;另外今年由嘉德推出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十八张一套)》 从数量上说它有18张,另外作品是以两岸军人为题材的大型油画,反映了画家对两岸和平的期盼,这也为作品加码不少,据称这幅画由嘉德创始人、现为泰康人寿董事长的陈东升买下。曾梵志和刘小东两人的这几件作品的天价成交成为今春拍卖市场的最大亮点。(图2、 3)
当代艺术市场在今年这个节点上,大家都普遍认为市场一线的艺术家价格已经到了阶段性的高点,另外在市场资源上也越来越稀缺,所以市场的增长点更多的集中在一些市场二线的艺术家身上。
去年印尼颇具实力的收藏家余德耀所掌控的余德耀基金会和太平洋基金会签下了四位中国艺术家:俸正杰、钟飙、祁志龙和武明中四人。四位艺术家不只是在余德耀一人,而是在多方的合力下这两年市场价格有很大增长,恰巧的是,就在今年上半年,都分别创造了自己个人的价格记录,祁志龙作品最高价达到了300万,俸正杰和武明中都达到200多万,钟飙也达到了百万元以上。引人注意的一点是,武明中在2008年之前仅有一件作品在拍卖场上以41.8万成交,这位在艺术圈打拼多年,人称“武哥”的作品一直都不是拍卖场上常客,而今年成交的两件作品分别达到了56万和246.4万元。
随着早期西南艺术群体中的张晓刚、周春芽市场价格处于高位,其中的其他艺术家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其中具有领袖气质的叶永青和重要艺术家唐志冈也在今年创造了个人作品的拍卖的最高价。叶永青一直都是西南艺术家中的“大佬”,但是作品市场价格在今年之前从未突破百万元大关,但在今年香港佳士得上拍的两件1999年的作品都以200万元左右的价格成交 ,也成为价格增长较快的艺术家。与之相比唐志冈早在2006年已是百万级艺术家,这几年都在平稳增长,同样创作于1999年的作品《开会系列-上海 NO.2 》在今年已拍过了430万元的价格线。(图4)
年轻艺术家跳跃增长
谈到价格的跳跃式增长,可能武明中、叶永青等人都算不了什么,年轻艺术家管勇去年刚被落户北京的新时代画廊签下,同时也为其办了他个人的第一次个展,在拍卖场上至今仅有5件作品成交,最高价拍品从去年底香港佳士得秋拍拍到的63万余元跃升至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拍出的200多万元。另外在香港苏富比春拍过后除了张晓刚作品再创高价外,大家普遍认为何森等一些以前价格不是很高的艺术家拍得相对较好,在这场拍卖中何森的两件作品都超过了百万元,之后代理他作品的现在画廊老板黄燎原表示这两张作品在两三年前只以几万元的价格从画廊卖出,每年有10倍以上的涨幅!另外这几年大家普遍看好和许多画廊都极力推广年轻艺术家如李继开、韦嘉、仇晓飞、周文中等都在今年上半年创出了个人拍卖的最高纪录。(图5)
“80后”依然高价
对于“80后”的艺术家作品能在拍卖场上出现,有记录的产生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市场的积累过程。今年保利开设的新锐艺术专场中很多年轻艺术家作品都拍出了相对高的价格。高瑀2007年创作的《打虎》在今年翰海春拍中以112万成交,成为“80后”艺术家中首位跨入“百万级”艺术家;与高瑀几年前就受到各方关注相比同为1980年出生的彭斯从今年1月在保利博物馆举办的个人开始才进入到公共视野,在今年保利春拍中参拍的两件作品之前的估价就达30万,最后两件作品都拍到了40多万,相对他这个阶段的艺术家算是很高的价格了。(图6)
在这一季度的春拍中,各个层次的艺术家都有很多人创造了个人拍卖的成交记录。这可能是大家普遍觉得调整阶段来临中的另一个侧面。对于成名的艺术家来说,经典作品会创出高价这也是市场的规律,如若不然增长性并不是很大。比如,今年向京在2006年创作的一件雕塑作品《彩虹》今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买到了324万多元,也创造了她个人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但是与该作品同名也几乎同样的一件作品去年6月在匡时以286万元成交,刨去佣金和其它费用,二者是几乎没有差价。而对于更为年轻一代,他们市场的好坏和其背后的画廊推广和藏家的力挺是分不开的,综合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表现,凡是在近年被画廊力推的青年艺术家,在今年拍卖市场上表现的都还不错。但是拍卖场是一个资本竞逐的场合,高价的产生是偶然性和必然性双重作用的结果,谁是在资本助推下一夜成名,谁在稳扎稳打建立稳固的市场基石,单从价格上看很难区分的开,很多专业人士也难分明白,这或许也是很多人不急于下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