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浙江省政府决定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增加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供给,并在取得经验基础上逐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范围,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
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努斯所说:“穷人每天辛苦劳作却依然贫穷,是因为这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不能帮助他们扩展他们的经济基础,没有任何正式的金融机构来满足穷人的贷款需要。”小额信贷被证明是破解这个瓶颈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实行的小额贷款与小额信贷虽然只有一字的区别,但意义截然不同。尽管如此,小额贷款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并不顺畅。小额贷款受到诸多制约,主要是因为我们夸大了它的弊端,而忽略了它的优势与贡献。
首先,夸大了穷人的违约率。许多人潜意识中认为,穷人的信誉度是最差的,因为他们很可能因为偿还不起贷款违约,这使得我们的金融机构在发展小额贷款方面顾虑重重。但事实并非如此。小额信贷的成功实践者尤努斯证明:“穷人贷款的还款率超过99%,穷人的信誉远比富人高。因为如果他们不按时偿付贷款,他们将失去惟一的机会,重陷贫困的旧辙。”穷人重视信誉的传统在中国可能更加根深蒂固,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信誉度是一个人生存的最重要的保障,否则,在身陷困境中时,就可能孤身无缘。
其次,忽略了穷人通过小额贷款摆脱贫困的能力。尤努斯在发展小额信贷时,本着一个原则:“当传统的银行在借款的时候要考察信用记录,是不是有很好的信用,而我们并不看你的过去,只看你的将来。”有资金帮助,穷人脱贫的能力就能发挥出来,裁缝有个缝纫机就能开工,擅长做玉米粉蒸肉的有个小推车就能把做的肉推到街上去卖……而这些人都陆续摆脱了贫困。因此,尤努斯总结说:“全世界的穷人都有贷款价值。”
对中国而言,贫困人口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到2006年时候,我国已经把贫困人口降低到2148万,但是,我国划分贫困人口的标准较低,比如,2007年公布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693元(月均58元人民币)。而国际上通用的贫困人口计算标准是人均每天收入低于一美元或者是两美元。即使按最低值一美元计算,综合考虑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差异,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也至少在1亿以上。
解决贫困问题,简单的救济只能是权宜之计,最重要的是帮助贫困者找到脱贫之路,让其发挥自身的潜力而不是完全依靠救助来解决生活问题。小额信贷在孟加拉国成功帮助无数家庭摆脱贫困的事实告诉我们,发展小额信贷将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中国几乎是惟一缺乏正规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局面显然需要打破。在这种情况下,浙江省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能盘活大批闲散资金,使这部分随时可能在楼市、股市、煤矿等资源领域兴风作浪的游资,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归宿;另一方面,它能部分解决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对资金的饥渴。并且,为了鼓励小额信贷的发展,浙江省明确提出信誉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将推荐改制为村镇银行,这无疑会鼓励小额信贷的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国际上所定义的小额信贷是涵盖存款、贷款、汇兑、保险、住房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在我国,禁止小额信贷“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外部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无疑仍将制约小额信贷的发展,小额贷款与小额信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效果却大相径庭。这需要我国逐步弥补这个短板,让小额信贷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