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特别报道
  • 7:信息披露
  • 8:信息披露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国内
  • 11:时事海外
  • 12:专 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3:产权信息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特别报道
    “光大系”改革一年回眸:读懂“天书”的秘诀
    “光大系”部分企业改革战果盘点
    唐双宁:
    我给自己打60分
    光大改革重组大事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光大系”改革一年回眸:读懂“天书”的秘诀
    2008年07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燕 但有为
      光大的改革曾被外界称之为“天书式的改革”。也有人说:光大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但转眼改革启动已经一年,光大不仅没有死,而且曙光初现

      ⊙本报记者 苗燕 但有为

      

      一年前,刚刚赴任的唐双宁提出要分析光大系改革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他曾经将光大集团的改革重组与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组改制进行过比较,总结他们的改革存在“一同三异”,即改革的目的相同,但光大涉及多个行业,属多级法人体制;光大的改革不是国家定了就行了,还需要绝大多数股东包括境外股东的同意;光大有大量在港企业,改革重组工作要充分考虑保持在港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他形象地比喻“国有大银行的改革是一枪打一头大象,光大的改革是十枪打十只麻雀”。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接手光大后,唐双宁陆续提出了光大改革重组的“十大思路”。首先就是“四抓一带”,即抓好改革这一光大集团面临的主要矛盾;抓住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员工渴望改革这些难得的历史机遇;抓重点企业特别是光大银行改革,也要看到光大证券起着先导作用,要为光大银行上市、集团改革重组探路;抓内部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健全内控体系,严肃处理违规违纪人员,遏止案件频发势态。通过“四抓”带动光大整体向前发展。

      8月9日,在光大集团年中工作会议上,唐双宁明确提出了倾力打造“五项工程”的具体任务,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举全集团之力,倾力打造改革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工程、人心工程和人才工程。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将光大的改革形容为“三大战役、四大战场”。即,光大银行是光大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改革重组工作分为方案出台、注资到位、公开上市三大战役;光大集团改革的第一战场是金融企业、第二战场是实业企业、第三战场是成立“中国光大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第四战场是在港企业。

      唐双宁将哲学融入光大的改革之中,让光大员工印象最深的就是温水煮青蛙的哲理。唐双宁在接掌光大之初常打的一个比喻是:“温水煮青蛙,青蛙将在承受度递减的情况下慢慢煮死。光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业务萎缩,人才流失,股东不能分红,年报不能披露,再不改革就将产生温水煮青蛙的后果”。这让光大的员工们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此外,唐双宁还有更加生动的吃饼的哲理、走路的哲理、服药的哲理、倒开水哲理、打鸟的哲理、乘船的哲理、绘画的哲理、文化建设的哲理、学游泳的哲理等,这些哲理从改革的协同性、改革措施的适度性、人才合理配置等方面生动地提出了光大改革的“十大启示”。在今年年初他又分析了光大改革发展中需处理好的“十大关系”,在内部引起相当大的共鸣。

      在各方的支持下,光大的改革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光大实业公司已挂牌,光大证券IPO已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光大银行的上市准备工作已完成并上报证监会,光大金控集团的改革重组也已理出思路。但细心的人发现这时的唐双宁有些由“热”向“冷”转变,他提出,目前在多变的市场形势下,对于拟上市的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要继续按照“冷静观察,发展自己,保持主动,积极应对”的十六字方针做好各项工作,既坚定方向,又要根据市场形势做必要微调,把握好“度”,争取在最合适的时机迈出上市这一光大整体改革重组的关键一步。在改革重组上市后新的体制下,光大银行发展战略目标是“一年奋力起步,三年改变面貌,五年形成自身特色,十年勇争同业前列”。光大的改革“心态急不得,等不得;力度大不得,小不得;进度快不得,慢不得”,“我不敢说我们最后就能成功,但我敢说我们的思路正确,至少目前还没有更为社会所认同的思路”唐双宁如是说。“思路对为什么还不能保证最后成功”记者追问。“因为还需要外因条件”唐双宁补充回答。

      唐双宁深知,企业的真正成功,需要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在企业发展中,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而宏观形势、社会条件是土壤。作为光大系的改革重组,要解决物质上的问题,要发展业务,要加强管理,要解决体制,同时还要解决企业文化的问题,不解决企业文化的问题,那企业的发展就长久不了”,而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尚需“十年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