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特别报道
  • 7:信息披露
  • 8:信息披露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国内
  • 11:时事海外
  • 12:专 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3:产权信息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中小保险公司可望直接入市炒股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8月起全面铺开
    “从紧”总思路不变 货币工具料重新组合
    版面导读
    美国政府援手住房抵押贷款巨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紧”总思路不变 货币工具料重新组合
    2008年07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燕
    ——宏观调控下的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系列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 苗燕

      

      自2007年年底开始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明显效果。尽管今年以来,冰冻灾害及地震、水灾的接连发生,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信贷紧缩正给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造成越来越大的缺口,使得市场对于央行放松信贷的预期高涨。

      但业内专家均认为,就当前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看,下半年仍需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变,但需采取多种组合政策,尤其应加强结构性调整。其中,信贷规模必须坚持结构性供给,中小企业需要成为下半年信贷支持的重点;此外,汇率政策在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升值速度应更加平稳;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也需更加谨慎。

      

      从紧货币政策或微调

      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从2008年起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而银根紧缩是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今年1-5月份,央行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17.5%,累积回收资金约1.2万亿元以上。同时,配合央票发行及窗口指导控制银行放贷。

      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M2增速为17.37%,尽管前6个月新增贷款仍达到了2.4525万亿元,但贷款平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6月份的贷款增速回落至14.12%,较好地控制在既定目标之内。但未来6个月保持新增贷款总规模不超标的压力仍然较大,每个月的新增贷款平均增加额需维持在1900亿元左右。

      在银根持续紧缩,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加快、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综合因素作用下,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企业盈利能力迅速下滑的情况。企业呼吁放松信贷的意愿较强。

      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问卷也显示,信贷需求旺盛和信贷投放的压缩使得2007年下半年来形成的供需缺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一方面,紧缩货币政策下的企业资金获得成本和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的判断和预期,企业加大了原材料储备,流动资金被更多地占用在原材料库存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拉紧了企业流动资金的链条。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他认为,当前低的实际利率使资金需求依然旺盛,流动性冻结和信贷控制很难完全控制通胀。信贷控制产生了信贷配给,正规金融体系只能满足一部分企业资金需求,很多企业和机构转向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渠道。这不仅造成市场分割和人为的不平等,也导致热钱流入。

      (下转封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