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本月14日公布的钢铁行业运行报告指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联合兼并重组力度明显加大,随着河北曹妃甸京唐钢项目、鞍钢营口鲅鱼圈项目的建成及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的获批,钢铁工业向沿海布局的趋向将更加明显。而根据中国钢铁产业政策,布局向沿海倾斜所考虑的重要一点就是原料、能源及运输的问题,那么,在进口铁矿石连年上涨的情况下,中国钢厂是否应该抗拒进口铁矿,转向国产矿呢?答案显然不是。
在目前国内铁矿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中国钢厂的目光只能投向国外,而哪里才是稳定的资源“福地”呢?近几年印度钢铁业不断扩大发展,对资源需求逐渐加大,而且印度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限制铁矿出口,意在保护国内资源,使钢铁工业持续发展。加上印度矿山开采分散,数量众多,长期在现货市场销售,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印度并不适合作为中国的铁矿资源保障地。而巴西拥有丰富的高质量铁矿资源,但由于运距较长,在当前国际海运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中国钢厂的采购成本大大超过澳矿,这也使得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极力维护原有谈判定价机制,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只有有效解决中巴运输成本问题,巴西矿才能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此外,目前在非洲、东南亚已有中国企业尝试开发,但不少国家和地区政局不稳定,基础设施差,自我开发投资巨大,在投资效益上是否划算尚不得而知。
只剩下与中国同处东半球的资源大国澳大利亚,仅西澳洲铁矿出口量就占中国进口量的49%。在这次铁矿石谈判中,中澳双方多次剑拔弩张,对抗味道极浓,但在谈判结束后,双方均声明,协议体现了双方维护传统定价机制的诚意,是具有责任感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双方都认为,上下游行业间的长期稳定、共同发展对双方均有益处。中国钢铁企业支持力拓公司进一步扩大投资、提高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澳洲铁矿与印度矿、巴西矿的价差一直让澳洲人耿耿于怀。一位澳洲矿业资深人士认为,澳矿的低价格事实上是在补贴质次价高的印度矿,同时也在补贴中国钢铁工业。澳矿无论品种、质量、运输成本等方面,都是中国钢铁业最佳的原料供应选择,澳大利亚理应成为中国钢铁业的最佳战略伙伴,但目前的发展态势却不尽如人意。如果中国钢铁业伤筋动骨,那反过来受损的只能是澳洲自身,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该人士的观点对于中国来说,显得比较另类,但铁矿石的专属性决定了其买卖双方的固定化。如果中国钢厂像日本企业一样,与澳洲的力拓、必和必拓及其他矿山公司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减少在现货市场的采购,是否又会是另一番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