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原罪?
2008年07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宦璐
⊙本报记者 宦璐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活得有些尴尬。而曾经在C-NCAP碰撞实验中取得好成绩的汽车厂家们,不管成绩是真是假,也都难掩尴尬之色。
C-NCAP碰撞实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大打折扣的唯一原因就是:这个机构是要收钱的。
而收钱背后的逻辑又很清晰:这是个企业,要符合国资委“保值、增值”的要求。在国家不愿意养活它的无奈之下,它只能自己养活自己。但是,现在缺乏的是政府部门对其真正的监管。你可以让它自己养活自己,但是应该让它健康地活着,才能使其真正发挥出一定的社会职能。
即使赵航辩解,“可以说C-NCAP是举全行业之力、集全行业的智慧,吸收了国外的经验,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的一套全新的评价规则。”但是,信服的人并不多。
在本报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发动机工程研究二院院长朱航表示,C-NCAP项目两年多来的实施,对国内整体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重伤率,对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另外,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C-NCAP一方面可以促进自主品牌汽车提高安全方面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国外汽车长驱直入。“主要方面还是做了好事,还是要看大方向。”
企业创收,不该是所谓的“原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真正被质疑的全部原因只有一个:它缺了一顶“红帽子”。很多时候,在目前的商业社会里,商业的逻辑往往是被权力的逻辑所取代的。从30年前因为卖瓜子而获罪的年广久,到诸多“红帽子”企业,乃至数年前开始延续至今的无数的MBO尝试,斗转星移,世事变幻,权力逻辑的轨迹如今依然清晰无比。
那些被权力的支持和允诺释放了野心的企业家,那些冥思苦想让自己创造出巨大财富的企业家,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浮世绘。
有什么力量可以改变这种可怕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