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个股查参厅
  • A7:谈股论金
  • A8:理财封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1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半年宏观数据出齐 债市风险难言下降
    滞胀又来了?
    一手防通胀 一手保发展
    冠福家用重拟发债方案
    五连阳后人民币首次回调
    本周净回笼330亿元
    政策暂难放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政策暂难放松
    2008年07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申银万国研究所 李慧勇
      ⊙申银万国研究所 李慧勇

      

      经济半年报以及政策的可能变化格外引人关注。由于此前有诸多传言,我们认为昨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尽管未来经济下行的风险增加,但现在对增长似乎还不用太担心;尽管通胀水平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这种格局决定了宏观调控的基调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即仍然会以防通胀为核心,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其实,这样的判断已经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经济形势和下阶段政策变化中已经得到了体现,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总体经济形势:

      增长还不用太担心

      一季度的总体评价是“当前总体经济形势比预期的好”,“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二季度的总体评价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两种表述基本一致,表明总体环境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增长还没有成为国家担心的问题。

      

      通胀仍居首 新增四问题

      抑制通货膨胀仍然是排在第一位的问题。无论是以CPI、PPI还是GDP平减指数来评判,通胀率都在8%左右,毫无疑问都处于这一轮经济周期以来的高点,这显示通胀仍是目前经济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但从趋势看,不同通胀率指标显示的通胀率变化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以PPI来衡量,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国家上调成品油和电力价格,PPI仍处于加速上升阶段,显示通胀压力仍然在加大。以CPI衡量,伴随着农产品供给的增加和M1增长率的回落,CPI开始步入下行通道,显示通胀压力开始得到缓解。由于国际上主要以CPI来衡量通胀情况,我国央行也主要以CPI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可以认为我国的通胀仍处于高位,但压力已经有明显减小。

      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节能减排也是两次都提到的问题。除此之外,根据最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增减一些问题。新提出了四个问题:一是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二是煤电油运保障供应的难度加大;三是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四是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潜在金融风险增加。可以预期,新提出的问题将引起宏观调控部门更多地关注,可能成为新的政策着力点。这次删除了一季度曾经强调的“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仍然存在”的提法,这意味避免投资过热将不再是宏观调控迫切解决的问题。

      

      总体稳定基调未变

      结构或有调整

      基本上延续了4月份以来一直坚持的政策基调,把治理通胀放在突出位置(由于形势的变化,4月底开始国家文件就不再有防经济过热的提法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法也没有改变。据此,可以认为,总体上宏观调控基调并没有发生改变。

      进一步看,管理层主要通过局部政策的调整来应对经济中突现的新问题。一是明确提出要通过推进价格改革,抑制不合理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来控制通胀。这反映了国家在治理通胀方面的新思路,也反映了国家进一步推进要素价格改革的决心,管制的要素价格的放开仍然值得期待;二是出口以及出口企业盈利增速大幅度下滑的势头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正考虑作一些必要的政策调整来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三是热钱流动以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资产价格波动已经引起管理层高度关注,出于防范金融风险考虑,国家将加大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采取措施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四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总体上看,由于经济增长和通胀形势很不明朗,仓促改变原有的政策有较大的风险,管理层主要通过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的政策来应对复杂的经济局面。预期政策大局的改变,譬如明确摒弃从紧的货币政策要到形势进一步明朗化的四季度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