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在可以预见的数十年内,一场波澜壮阔的汽车“换心”行动即将拉开序幕。对此,国际镍系列电池材料行业龙头——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简称:力元新材,代码:600478)踌躇满志,毫不掩饰其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与先进电池产业、全面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勃勃雄心。
7月18日,力元新材正式更名为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远”),借新公司成立的东风,科力远当天即与超霸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香港超霸”)正式签约,联手成立合资公司--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正式吹响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号角,合资公司生产混合电动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组及车载工程化能量包,计划一期工程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快速实现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产业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业内专家认为,科力远此举将推动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的提升,促进中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混合动力汽车(HEV):急需更强劲的心脏
根据美国能源部调查结果表明,混合动力汽车(HEV)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估计2020年HEV将占世界汽车市场总数的25%,产量将达到2500万辆的巨大市场规模,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HEV将呈爆发式增长趋势。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全球汽车工业竞争格局的巨大市场!
鉴于此,全球各大汽车厂商不约而同的纷纷加速研产混合动力车:自从在1995年丰田公司成功开发了世界第一款实用型混合动力轿车普锐斯后,本田、通用、福特、日产等各大汽车制造厂商都开始相继推出或准备推出自己的混合动力车型。我国政府也加快了混合动力汽车的推进步伐。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863”电动汽车专项的实施,制约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已经基本解决。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国家将从消费环节、生产环节、税收政策、优惠政策、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今年以来,从上汽、一汽、长安、奇瑞、比亚迪到力帆、双环、中兴、吉利,国内汽车企业无一不在宣传各自即将上市的混合动力汽车计划。奇瑞A5、奔腾、别克君越和长安杰勋等均推出了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上海通用汽车采用了“亲民”的定价策略,其君越混合动力汽车价格仅比普通君越高出2万元左右,使混合动力的绿色科技变得触手可及。
随着HEV销量的成倍增长,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正迎来一个划时代的发展机遇,在已经研制或投入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中80%以上均采用镍氢电池作为动力电源。在国内尽管电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但业界尚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汽车用动力电池成为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电池在电动汽车中担任储能部件的作用,突破电池的储能瓶颈问题是全世界公认的发展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问题--混合动力汽车(HEV),急需更强劲的心脏!
全球电池产业最强者间的合作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机遇却永远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企业。
科力远就是这样一家有准备的企业:公司于今年4月完成对下游电池资产的整合,在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等先进电池材料产业基础上顺利实现向下游镍系列电池产业链的延伸,通过结合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内得天独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的优势,发展与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镍氢动力电池及其他新型绿色动力电池,公司服务于混合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市场。
所谓“十年磨一剑”,事实上,自1998年成立以来,科力远已经从全球最大的泡沫镍供应商发展成为集先进电池、新能源材料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具有知名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国际化营销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以钟发平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钟发平博士是我国新型能源材料学科带头人,在新型储能材料和高性能绿色环保电池方面拥有诸多关键核心技术、30多项国际国内专利,其中多项专利实现了成果转化,部分成果为行业首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产品覆盖电池材料和二次电池两大领域,电池材料产品主要有连续化带状泡沫镍、高性能准三维冲孔镀镍钢带,连续化带状泡沫镍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泡沫镍生产制造商。电池生产能力达到160万只/天,电动工具、灯具、电动玩具、通讯工具、电动自行车、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和光伏电池等产品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作为科力远的合作方,香港超霸(GP)是全球第三大电池供应商,其系列电池、充电器在亚洲地区有16个工厂和全球20几个销售分公司,主要生产设施及销售办事处遍布全球10个国家,工厂主要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作为全球十大畅销品牌之一,其产品以优异的品质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赏——科力远与香港超霸此次携手,堪为全球电池产业最强者间的合作,标志着科力远产品成功进入了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科力远和香港超霸强大的技术及市场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的混合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合资公司计划年内投产,首期建设生产线拟设计产能为月产供1500台、年产供18000台电动汽车使用规模,产品的毛利率不低于40%。计划一期工程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在未来3-5年内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公司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