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时事海外
  • 16:时事国内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基金
    债基发展迎来“井喷年”
    基金创新——
    熊市中的“救生艇”?
    嘉实开放基金转换业务
    QDII基金业绩分化加大
    大成景福变更基金经理
    封基继续弱于大盘
    华商基金新增代销渠道
    兴业基金奖励优秀乡村教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基发展迎来“井喷年”
    2008年07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婧婧
    第18只新债基获批 上半年已募集586亿

      ⊙本报记者 徐婧婧

      

      又一只债券型基金获批。记者日前从泰达荷银基金公司获悉。泰达荷银集利债券基金日前正式获得证监会同意发行的批复,成为今年获批发行的第18只债券型基金。而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呈井喷式爆发增长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发行只数已较去年增8倍

      与去年仅有2只债券型基金发行的情况相比,今年以来已有17只债券型基金发行。而伴随着市场的震荡加剧,债券型基金凭借其良好业绩表现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成立的15只债券型基金募集总额为586亿,而去年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总份额才只有61亿。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今年以来债基发行只数已是去年的9倍,同时募集规模也增长了8倍之多。债基的份额规模可谓呈井喷式的爆发增长。

      

      债基一枝独秀

      今年以来,受累于A股市场的震荡整理,许多偏股型基金的发行不尽如人意。许多新基金的首发规模只有七、八亿,甚至有些新基金为满足成立条件而不得不延长募集期。而4月11号成立的交银增利债券募集份额却达到了103.228亿,创下了今年以来所有类型基金的募集之最。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走势来看,债券基金的走势远远强于A股市场。上半年,上证指数跌幅近50%,而同期国债指数上涨2.25%,企业债指数上涨4.33%,大大强于上证指数。而从基金表现来看,上半年尽管收益较低,但绝大多数债券型基金都能获得正收益,国内仅存的一只短债基金——嘉实超短债年初以来也一直保持着上涨的步伐,而同期绝大多数股票型基金的跌幅却在30%以上。

      

      得益于降低风险的需求

      针对债券型基金受到青睐的现状,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主要得益于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由于债券型基金以投资于债券市场为主,整体波动性比较小、风险比较小,加上债基还可以打新股,收益相对稳定,在降低风险的考虑下,很多投资者会放弃股票型基金而转投债券型基金。

      同时,股市连续下挫也导致了资金的挤出效应。过去市场上有数以千亿计的打新股资金,当股市表现良好时,这些资金会在股市进行套利操作;当市场走势不好时,这些套利资金就更多的流入了债券市场。

      受通胀压力和货币从紧政策的影响,债券市场较高的静态收益吸引了很多资金的流入,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债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