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56亿元的大盐滩钾矿采矿权是滨地钾肥拟注入吉林制药的最大一块资产,该块资产估值是否合理是当前吉林制药重组的一大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副所长贾优良表示,对矿产的评估一般结合储量、产量、工艺、回收率、折现率、价格等因素综合判断。部分专家对采矿权对应的产量和估值采用的折现率进行了质疑。
贾优良分析,大盐滩钾盐总资源储量约3.3亿吨,但到底能开采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区卤水的丰富程度。如果矿区上游存在天然水流,往往卤水也较丰富。如果缺少天然的水流,则需要引淡水入矿区来溶解钾矿以便于开采。据了解,引淡水入矿的方法被国内多个盐矿采用,但这就要涉及到淡水水源与矿区的距离,能否引,引多少以及将付出多大的代价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吉林制药重组预案,大盐滩30万吨钾矿肥项目的淡水引自距离厂区57公里的阿尔金山脚下的四口淡水井,通过直径为315mm和250mm的两条PE管线,日供水量8000吨。而大盐滩48万吨硫酸钾项目的水源来自40至50公里开外的冷湖水源地,该水源地日水量大于10立方千米。而贾优良对这两个项目的真实产量持保留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大盐滩钾镁盐矿采矿权56亿元的估值是由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公司预估,它采取的方法是现金流量法,其中采用的折现率为9%。
联合证券石油化工分析师肖晖认为,考虑到目前的无风险利率在7%至8%,加上风险利率,折现率在10%以上比较合理。在她看来,较低的折现率就意味着对估值的抬升。考虑到大盐滩采矿权涉及年限较长,9%与10%虽然仅差一个百分点,但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差别。
截至目前,大盐滩钾镁矿采矿权估值56亿元是否合理尚无最终定论,也有观点认为,滨地钾肥可能存在急于套现的动机。
钾肥生产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收获期却很漫长。“要形成数十万吨的产能一般需要5至10年;如果已经在生产,扩产至数十万吨的规模也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耗资则可能高达几十亿元。”国泰君安研究员魏涛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不排除因为投入大大超过回报而产生急于通过二级市场套现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