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朦胧利好传来 期糖跌势暂歇
    上期所
    召开仓单融资法律咨询会
    金价跳水现货黄金买卖活跃
    沪胶反向价差“裂变”
    孕育买入良机?
    白糖零售价“岿然不动”
    18人研发团队
    和60%客户权益增长率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期所召开仓单融资法律咨询会
    2008年07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意
      ⊙本报记者 刘意

      

      为进一步推动仓单融资业务的发展,研究探讨仓单融资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使之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日前,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仓单融资业务法律咨询会”召开。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专家领导,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助理褚玦海、总经理助理席志勇等近四十人出席会议。

      会上,深圳发展银行、广发期货公司、广东南储及上期所等有关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仓单融资业务发展现状、期货公司仓单融资业务需求及其实践、交割仓库仓单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上期所仓单业务的基本流程以及面临的相关法律问题。来自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监局、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各主要商业银行、仓储贸易企业及有关律师事务所的专家,针对当前仓单融资业务开展的情况,重点就仓单质押、登记、质权实现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据介绍,仓单除作为期货实物凭证外,其金融属性正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商品期货进入指定交割仓库生成仓单后,由于仓单代表着相应的标准化商品,所以仓单本身就可以进行抵押或融资。国外许多银行或投资银行都因此成立了结构性商品融资部(SCTF),直接或间接参与仓单交易,并通过具有现货背景的大型贸易商进行融资操作。

      会议认为,电子仓单融资业务作为期货市场上金融领域的业务创新,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实现银行、企业、期货公司、仓储公司等主体的利益共赢,对期货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的标准仓单管理系统,为企业经营发展和银行业务创新提供了较为系统、规范的服务。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便捷的融资管理和服务机制,市场各方应继续积极探索仓单融资业务,不断完善现有规范管理体系,深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