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版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7 月 2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一保一控”成首要任务 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可期
    货币政策 从紧基调不变 或适时微调
    房地产市场 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预期
    如何看待宏观调控重心调整
    居民收入 提高中低收入居民工资水平势在必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政策 从紧基调不变 或适时微调
    2008年07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燕 但有为
      货币政策

      从紧基调不变 或适时微调

      ⊙本报记者 苗燕 但有为

      

      “继续保持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从紧但信贷管制放松。”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对于中央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的“必须稳定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适时微调”的基本解读。

      

      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央提出,下半年的经济工作目标是,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把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为保障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稳定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适时微调,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必须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灵活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对此,巴曙松表示,今年年初提出的“两防”工作的基调没有改变,因而仍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当前的CPI涨幅处于7%-8%的敏感关口,因而,保持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基调,做一些微调,使通胀压力首先得到控制,对于未来的持续增长非常关键。这个时候,如果基于调整中出现的一些压力,放松货币政策,明年通胀压力会更大。

      

      财政政策有微调空间

      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巴曙松认为,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从目前宏观调控反映出来的状况来看,有几个方面可以关注:首先,微调的方向应该是货币供应量的从紧和信贷管制的放松。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基调应继续从紧,但信贷管制的决策权要更多地交还给银行,让其做出市场化的决策。要让银行对市场做出反应,由银行自身来判断。“因为直接按照月度、季度的信贷监控,不但无法熨平经济的波动,反而可能会成为加剧经济波动的扰动因素之一。银行的资金状况、企业资金需求状况是灵活多变的,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所以信贷需求应该匹配企业的需求。”巴曙松说。

      此外,他认为“微调”指的是在货币政策从紧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有微调空间。“现在我们财政的实力依然较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所以有必要强调运用财政资源来支持经济的转型”。将更多资源转移到服务业等扩大内需的行业。

      巴曙松指出,从很多国家转型的经验来看,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基调下,还可以对一些特定行业放松管制。他认为,该紧的部分已经见效了,已经从这些行业退出了一些资源,而有些能够吸引资源投入、吸收就业的行业,如服务业、医院、教育、金融业等,应放松管制来吸引资源的进入。

      另外,他建议,在紧缩银行融资的同时,需要放松其他渠道的多元化融资。可以将风险并不高的民间融资规范化,这样能够吸引很多资金的进入,降低其对银行信贷的过分依赖。

      

      周其仁和宋国青力挺从紧

      在市场上对放松货币政策的呼声渐起之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周其仁和宋国青日前均表示,当前还没有理由要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

      周其仁指出,近年逐渐显现的通胀压力,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制于汇率与美元挂钩政策的结果。前期从紧的货币政策只是使货币供应向紧的方向发展,目前通胀压力下降的基础仍不牢靠。如果在此时采取“松货币”的政策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包括通胀压力重新上升,并强化公众的通胀预期。

      宋国青也表示,中国总的通胀率是直接由货币数量推动的。只有稳定的通胀率才能稳定公众的预期,合适的政策是对总需求实行坚决而比较温和的控制,“坚决”是说坚决将通胀率搞下来,尽可能减少反复;“温和”是说通胀率的下降速度可以慢一点。

      宋国青认为,在过去几个月里,由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施行,更广义货币(M3)同比增长率脱离高位,基本保持稳定,这为近几个月CPI的下降创造了条件,但目前货币供应仍然存在反弹的风险。正因为如此,应继续通过从紧的货币政策来管住货币。

      数据显示,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增幅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出现一定效果。与此同时,6月份的CPI涨幅从5月份的7.7%下降到7.1%。

      尽管认为货币总量不能松,但周其仁认为,可以采取一些差异化政策,对地区间的货币供应进行调剂。比如前期适当放松了四川地震灾区的货币供应,但同时应该收紧其他地区的货币,使得总量得到控制。他认为,为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应采取更灵活的结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部门政策和地区政策。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宋国青表示,希望未来两年的宏观政策是:管住货币、调整比价、大幅减税、坚持升值。“需要强调的是减税,首先是增值税,减税的目的是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