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金融·证券
  • 4:金融·证券
  • 5:公司巡礼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热点·个股
  • A7:理财
  • A8:路演回放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圆桌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3:产权信息
  • C4: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2008 年 7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要“与时俱进”
    不要“刻舟求剑”
    恶炒“断供”意在向调控政策施压
    民间金融
    不该长期游离在体制之外
    宏观调控思路应有长期化制度化视角
    警觉太迟,瑞银集团阴沟里翻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警觉太迟,瑞银集团阴沟里翻船
    2008年07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祖谦
      张祖谦
      专栏

      国际金融业不少兼并案例的起因,往往是有关金融机构扩张过快,战线拉得太长,被竞争者抓住破绽而不得不束手就擒。瑞银集团目前的处境颇为类似。世人现在议论的话题是,当尘埃落定时,瑞银集团是否还能全身而退?

      倘若在几个月以前有人说资产达2.8万亿瑞士法郎(约合2.7万亿美元)、富可敌国的瑞银集团将大难临头,一定会被人视为痴人说梦话。就像在泰坦尼克号开航前,有人预言这艘巨轮将一去不回一样。但是,瑞银集团现在的处境之险恶,即便不是危在旦夕,也几乎是如履薄冰,险象环生。而比撞上冰山而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命运更不如的是,从表面上看,瑞银集团是因违法经营和雇员缺乏职业道德等低级错误而陷入困境的,简直可以说是在阴沟里翻的船,很不光彩。

      

      美国法院

      认定瑞银集团逃税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地方法院6月19日认定,一个瑞银集团前雇员帮助一个美国房地产开发商逃税,涉及金额达2亿美元。据说,这个雇员为了帮客户逃税,甚至将在境外购买的钻石藏在牙膏里带入美国。根据美国的法律,他将被判处5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罚款。

      法院的调查报告说,嫌犯及瑞银集团的其他雇员采取的逃税手法包括,帮助客户把财产转移到子虚乌有的海外基金和机构,鼓励客户使用美国税务机关难以监控的瑞士信用卡,把客户从瑞银集团的账户里提款的行为伪装成向瑞银集团借款,等等。根据瑞士与美国在2001年达成的一项协议的规定,美国公民在瑞士的资产所获收益应填入W-9表格申报,并缴纳占其收益28%的税款。但是,瑞银集团不仅对此置若罔闻,还指示其雇员继续为“不愿意向美国税务当局申报财产的美国客户”提供服务。美国司法部门认为,瑞银集团是明知故犯,而接受瑞银集团这类服务的美国富翁有2万多人,涉及资产约200亿美元。

      

      瑞银集团诱骗投资者

      俗话说,祸不单行。7月24日,美国纽约州司法部长安德鲁·科莫以“诱骗投资者购买拍卖利率债券”的罪名将瑞银集团告上法庭。所谓的“拍卖利率债券(以下简称‘拍’)“曾是投资市场上受到追捧的“创新金融产品”。从表面上看,“拍”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空手套白狼”,并可随时兑现的投资产品。其假设是,虽然这种借贷的利率较高,但因可随时出手卖给愿意出高价收购的投资者,因此原先的持有者一般不必支付高达20%左右的利息。但是,“拍”的诡秘之处在于,一旦市场对这种金融产品的需求萎缩,持有人就难以脱手,到期必须承担实际支付高额利息的负担。安德鲁·科莫出示的调查报告表明,瑞银集团在向投资者兜售“拍”的同时,其高管都将自己持有的“拍”清仓了。随后,在今年2月,“拍”的市场突然崩溃,全球5万名投资者损失惨重;他们持有的“拍”面值总计达250亿美元。安德鲁·科莫摆出一副替天行道的架势,声称要为无辜的受害者讨回损失。

      

      致命一击将来自德国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损失380亿美元,自2007年7月以来在股市上缩水70%的瑞银集团本来已经千孔百疮了,近来又遭受上述两记重拳,真是有点摇摇欲坠了。但是,更大的威胁可能还在后面。据业内人士分析,对瑞银集团更致命的打击可能来自德国。

      在今年年初闹得满城风雨的列支敦士登“逃税天堂”事件中,人们已经发现许多蛛丝马迹,表明瑞银集团也有帮助德国客户逃税的违法行为。但是,德国税务和司法机关当时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只有几万人口的蕞尔小国列支敦士登,暂时未触动在国际金融界势力较强的瑞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国会姑息瑞士的不法行为。再说,事关数以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巨额金钱,哪个国家会撒手不管呢?

      人们认为,相对于大大咧咧的美国人,与瑞士人几乎是“同文同种”的德国人对瑞士金融机关玩的各种把戏更加心知肚明,他们只是在等待适当的时机给瑞银集团致命的一击。现在,美国人已经出手了,德国人还会等待多久呢?

      

      真正的背景

      从表面上看,瑞银集团这次陷入困境似乎是由相互没有关联的个别事件造成的。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受理的案件是嫌犯对瑞银集团没有兑现对他的奖金承诺而心怀不满,同时想通过“自首”来逃避法律制裁,于是主动向法庭揭露瑞银集团的各种违法行为。“拍”案则是瑞银集团的少数高官利用内部信息牟取私利。但是,真正的背景可能不那么简单。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金融业不少兼并案例的起因,往往是有关金融机构扩张过快,战线拉得太长,被竞争者抓住破绽而不得不束手就擒。瑞银集团目前的处境也颇为类似。在瑞银集团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觊觎其地位的竞争对手早已磨刀霍霍了。人们现在议论的话题是,当尘埃落定时,瑞银集团是否还能够全身而退?

      两年前,当瑞银集团在美国市场大举扩张的时候(当时瑞银集团在美国的雇员超过3. 5万),就有人建议按照不同的业务将该集团分解成若干独立经营的金融机关,以免出现受局部牵连而陷入全军覆没的绝境。但是,这个建议没有被采纳。去年11月,瑞银集团开始有危机意识,要求在瑞士总部的高管不要去美国出差,以免自投罗网。现在看来,瑞银集团的警觉来得太晚了。

      (作者系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