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一保一控”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敏锐的证券市场马上做出反应,认为它体现了决策层对经济增长更加重视,在保证政策整体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局部性、结构性的微调可以预见,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资本市场也有望实现稳定发展,结构性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这种看法或许会被人视为有“急功近利”之嫌。但我以为,密切注视宏观调控的重心调整,同时注视这种调整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这是投资者的“基本功”、“必修课”。这种“功夫”修好了,便是人们通常说的“识时务者”了。
去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思路。因为2007年的GDP高达11.4%,连续第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全年CPI在食品价格带动下达到了4.8%,而且增势未减。面对经济内热状态,中央确定了中国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改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双防”的宏观调控基调又悄然生变。国务院在今年4月印发的《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紧随出口下滑,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回落。与此同时,资源价格的涨幅促使PPI的涨幅在5月份超过了CPI,而且至今未见颓势。通胀形势愈加显得严峻。于是, 6月中旬中央首次提出了价格治本的方针,要“以经济手段为主,注重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着力在治本上下工夫”。更为重要的是,会议为下一步的政策定下了灵活处理的基调。即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深化改革开放”。在会议结束之后,国家随即调整了电价和油价。到了7月底, “一保一防”的政治定调终于落实为下半年的经济基调。
在半年多里三次转换宏观政策基调,是因为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大。所谓“以变应变”, 就是要求我们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力度。古人说:“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举措,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沪深两市从去年底开始的“跌跌不休”,原因可能“非一语焉详”,但其硕大的经济背景是“双防”的出台,或许没有什么异议。现在,“双防”变成了“一保一防”,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非常大。因此,不少市场人士也希望股市能够稳定发展,实现“软起飞”。 况且,决策层或将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包括上市公司解决成本上升、出口增速放缓等经营困局,总的来说对上市公司将是一个积极因素。就资本市场总体而言,结构性机会和行情值得期待。它同“维稳”的政策信号不期而遇。
这个看法当然要受实践的检验。但要“与时俱进”,不要“刻舟求剑”,却是必需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