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以史为鉴:究竟靠什么救市?
    中国
    成为制造大国
    是必然的吗?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
    地产深度困境
    或阻3000亿援助议案
    多哈之痛
    有多少中铝收购案可复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成为制造大国是必然的吗?
    2008年08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 军
      张 军
      要说拥有廉价剩余劳动力这个因素能全然解释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逻辑,是有问题的。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土地的公有制或者政府所有制,而过度发展制造业不是中国的自然禀赋决定的道路。

      二十多年来的独特经历成就了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在数量的意义上,中国被赋予了“世界作坊”的称号。很多制成品的出口占到了全球出口的一半以上。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成为制造业的王国真的是必然的吗?现在大多数人最简单的回答是,制造业王国必然属于中国,因为中国拥有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不错,城乡分割的制度造就了中国将在很长的时间里拥有廉价的剩余劳动力,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要说这个因素可以全然解释中国成为制造业的逻辑,则是有问题的。劳动力价格便宜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何其多啊。

      上周,我去香港中文大学参加了一个关于中国研究的方法学的研习营。在营地揭幕之后我作了一个主题演讲,题目是“中国经济改革30年:我的经历与观察”。我在演讲中提出,其实,中国走上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并不是必然的,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演讲结束之后,有不少学员过来与我私下交谈,不同意我的看法。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制造业天然属于中国和中国人。

      拥有廉价劳动力资源显然并不是中国的独特优势。再说资本。相对而言,发展制造业是需要更多的资本的。通常,在一个资本稀缺和金融受到政府严厉管制的国家,制造业要么根本得不到发展,要么建设的是一个严重畸形的工业结构。中国和前苏联等计划经济国家,长期以来依赖政府的高额资本投入,最终建立起来的不过是一个以重化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导的自我循环的工业系统,还根本制造不了可以出口的东西。尽管已经有了70年的工业发展历程,俄罗斯和东欧国家至今仍不能算是制造业主导的经济体。在国际上,他们依然没有制造的能力和优势。

      从理论上说,技术开发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技术今天可以跨国转让,技术对于那些不具备开发技术能力的国家来说,并不是发展制造业的障碍。所以,当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可以从事和发展制造业。这就有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制造业的全球链现象。本来,制造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今天则可以把链条拆解,把低端的加工过程与其他过程分离。这是过去20多年发展起来的全球现象。这个现象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同样的机会,但问题是,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成为跨国公司转移低端加工区段的主要目的地?

      其实,要思考和回答为什么中国走上了制造业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寻找一个可以参照的(可比的)经济。我们可以选择印度作为参照,因为中、印都是人口庞大的农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30年前应该是大体相当的。在上世纪50年代,两个国家都受苏联的影响而组建了相当程度的国有经济部门,实行了计划管理。两个国家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经济自由化的改革。

      尽管新德里政府尽了很大的努力,实施了不少目的性很强的政策,但制造业至今也只占印度GDP的四分之一。农业占了另外的20%,其余的55% 的GDP归属于印度的第三产业(服务)。在服务业中,金融和软件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服务业是低端的。

      也许我们在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在一个大国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它的制造业比重应该不会超出它的服务业。这是因为,服务业在资源相对贫瘠和低收入的经济中更容易发展,它不需要太多的资本,也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更不用消耗太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而且,人口规模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对服务业应该比对制造业发展更有利。对发展中的经济体而言,服务业毫无疑问是劳动密集的,而且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和维持足够的消费需求。既然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印度的经济制度和政治结构要比中国更接近于“标准模型”,我们把印度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作为参照值,也就有了一定的意义。

      如果我们把印度作为参照,那么,中国今天能够把制造业扩张得比服务业更快(中国的制造业占了GDP的一半)显然是有特殊原因的。我认为这个原因不在于廉价劳动力资源,也不在于技术跨国转移,也不在于政府支配了金融资源,更重要的原因是土地的公有制或者政府所有制。由于土地(特别是农村土地)成为政府控制的资产,将农业耕地转变成工业用地就成为一个类似金融的杠杆,被中国大大小小的地方政府巧妙运用,竞争性地承接外来的加工制造业。再加上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增值税而不是所得税,就更加驱使地方政府加快制造业的“招商引资”。就这样,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规模直线上升,迅速超出服务业。而在外人看来,这本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印度,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农民,数年前,印度政府要筹办类似中国的“经济特区”,希望跨国公司的制造业落户印度,但因为农民的抵抗,这个动议最终变成了“纸上谈兵”。

      中国的经济成长,制造业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清楚的是,过度发展制造业不是中国的自然禀赋决定的道路。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