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124点开始的这轮调整在供求状况上体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这在现金市值当量上体现得格外清楚。所谓现金市值当量,是指流通市值相对日平均现金流量的比例,其公式为:流通市值÷日平均成交金额。它所反映的是每1亿元的现金流量,需要应对多少亿元的可供给股票。所得数字越大,表明相对需求来说的供给量越大。
从历史表现看,沪深股市保持强势供求平衡的最佳现金市值当量为59亿元,小于59亿元为求大于供,为牛市;大于59亿元为供大于求,为熊市。以1995和1998年为例,这2个年份均为强势整理年份。
1994年上证指数从1052点调整,当年指数平均值为671点,最高1052,最低325点。而1995年,上证指数年平均值是661点,和1994年持平。全年最高926点,最低524点,既未创出新高,也未创出新低。尤能体现强势平衡特色的是,当年最大一波反弹从524点到926点,相当于1052点到524点下跌点数的76%。
1997年上证指数从1510点调整,当年指数平均值为1198点,最高1510点,最低894点。而1998年,上证指数平均值是1212点,最高1422点,最低1043点,既未创出新高,也未创出新低。和1995年一样,全年最大一波反弹的最高点到1422点,反弹的点数相对1510点下跌点数的82%。
无独有偶的是,这两年,沪深股市现金市值当量均为58.6亿元。除此以外,所有上升年份的现金市值当量都在58亿以下,而所有下跌年份的现金市值当量都在58亿以上。
在以往的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现象:一旦调整开始,市场的成交量就会迅速萎缩,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现金市值当量迅速提高。以1997年和2001年的2波调整为例。
1997上半年,沪深股市总成交额20431.87亿元,日均177.67亿元;而作为调整市的下半年,成交总额为11132.21亿元,日均94.34亿,比上半年减少46.9%,同期现金市值当量提高了1.34倍。2001上半年的成交总额是27203.07亿元,日均234.51亿。作为调整市的下半年,成交总额为14973.68亿,日均117.9亿,比上半年减少49.72%。同期现金市值当量提高90%。
下跌过程中的成交量的迅速萎缩可理解为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市场存量资金迅速撤离,造成市场的快速"失血";一种是市场人气迅速消退,由原来的积极买进迅速地转变为消极观望。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市场存量资金的撤退以及市场人气的迅速消退,在1997和2001年调整中也起了较大的作用。
而6124点以来的调整,这两种情况均未发生。以成交量来说,2007下半年的成交总额是224964.5亿元,日均1799.72亿;今年1月至6月的成交金额是170551.3亿元,日均1433.2亿,仅减少了20.36%。即便是1至7月的日均成交额,也仅比去年下半年减少了24%。与此相配的是,现金市值当量仅比去年下半年提高了37%,为56.66亿元,和1997下半年相当。从历史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56.66亿这样的现金市值足以支持市场的强势平衡,甚至是一波行情。
成交不见大幅萎缩,现金市值当量始终保持在强势平衡状态上,而指数却下跌了50%以上。因此可以看出:在本次调整中,既未发生市场存量资金的大规模撤离,也未发生市场人气的迅速消退。市场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买入状态,始终在努力地构建一种供求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盘却节节败退,原因何在,其实已一目了然,那就是新增供给。这种新增供给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小非解禁,一是IPO。在这方面。笔者绝对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市场下跌既非大小非问题,也非IPO问题。如果这一观点能够成立,那么答案只有一个:是投资者自己出来问题,而从成交量以及现金市值当量分析上我们已经看到,市场一直在努力,一直保持着一种旺盛的交易状态。
股票市场的供给有绝对供给和相对供给之分。所谓相对供给是指高位卖出,低位买进;或低位买进,高位卖出所产生的供给。这种供给不会打破市场的均势。所谓绝对供给一是指原先没有的,新增的供给;二是指卖出后不再买进的供给。
股票市场上还有一条基本定律:有组织的、集中的卖盘和无组织的、分散的买盘对决,肯定是有组织的一方胜;绝对的供给和相对的需求对决,肯定是绝对供给方胜。这不仅仅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质的问题。而无论是大小非,还是IPO,在性质上都属绝对供给;尤其是大小非,还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中的卖盘。这样的供给不需要很多量,只要在市场均衡天平的供给一端增加一点点,就足以打破市场的均势,令供求关系向供给的一方倾斜。由此来看,最大的维稳其实就是减少供给,增加需求。考虑到对股票绝对需求的一个阶段性增长高峰已经过去,在这方面已没有太多文章可做。因此,如何减少供给已成为维稳能否长久实现的主要问题。
(本文作者为上海智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