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此,本报记者赶赴实地探访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冷湖镇,试图揭开借壳案背后的真相。虽然相关各方对“利益缺口”、“内幕交易”、“监管核查”等敏感问题竭力回避,但采访中获悉的其他情况,仍然可以揭示这起借壳案的更多隐情。
⊙本报见习记者 徐崭 记者 彭友
夏日,冷湖镇的夜晚从下午10时开始。
这一人口仅3000的小镇,位于格尔木市以北约600公里处,往北穿越阿尔金山东段可到达甘肃敦煌。对没有农业的冷湖镇而言,敦煌是重要的食品供给点。
大盐滩832平方公里的钾镁矿就藏身于这个贫瘠的小镇,它的采矿权属于拟借壳吉林制药上市的滨地钾肥。
因借壳吉林制药,加之市场热言大盐滩缺少产钾必需的卤水、存在盐田漏水以及借壳方案中56亿元估值虚高等问题,“低调”的滨地钾肥成了舆论的焦点,大盐滩也成了一热门地理词汇。
近日评审
“滨地钾肥48万吨/年硫酸钾的项目各方面还是合规的。”8月1日,冷湖行委有关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但在青海省发改委最终评审结果出来之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滨地钾肥预计未来产量在78万吨/年,这其中,48万吨/年硫酸钾的产能正在申请采矿许可证。
记者从冷湖行委相关部门了解到,30万吨/年项目为滨地钾肥大盐滩开发的一期项目,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属于二期。滨地钾肥已委托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出具《冷湖镇大盐滩钾矿48万吨/年硫酸钾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
记者获悉,青海省发改委近日将牵头组织对此项目的评审,参与者包括多位专家和相关部门。评审之后,参与者将拿出一个原则性意见,供青海发改委参考。同时,青海发改委将再根据环境评估、安全评估等一系列必要的报告,以及滨地钾肥的营业执照、开发利用情况、有无违法行为、是否缴纳资源补偿费等多项情况,作出综合考评。
“最重要的是,待评审项目还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冷湖行委人士告诉记者,“不然就没有上马的希望。”不过他同时认为,目前我国钾肥需求缺口非常之大,滨地钾肥的项目属于政策鼓励的范畴。
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早在2005年,大盐滩项目便被海西州列入“全州工业重点项目”,当地政府亦为此事出力颇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钾肥项目。
滨地钾肥表示,大盐滩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已于今年6月24日获得青海省发改委原则同意。公司将按程序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原大盐滩30万吨/年采矿权证换领78万吨/年采矿权证。
8月2日,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工程师马林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7月31日,勘查大队将《冷湖镇昆特伊大盐钾矿田大盐滩矿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审定稿)上报给国土资源部进行备案。与此前上报的送审稿相比,数字上并未变化,只是储量级别稍变,影响不大。
然而,从流程上来讲,《储量核实报告》最后完成备案前,项目开发利用方案也就不能成为正式方案,评估也只能是预估。“一旦备案工作完成,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立即就会变成正式的,评估公司的报告也就成为正式报告。”
很显然,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尚未“正名”。但有关熟悉审批流程的政府人士表示,如果滨地钾肥能够提供各项合规的材料,获得省发改委审核备案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
冷湖行委提供的一份采矿许可证副本显示,2005年,滨地钾肥大股东冷湖滨地取得了大盐滩钾镁矿钾盐和镁盐的采矿权,有效期至2010年,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据悉,这30万吨/年的产能包含了10万吨/年氯化钾、20万吨/年钾镁肥项目,于2005年3月获得青海省海西州发展计划委员会核准,目前已形成相应的产能。
8月1日,记者在位于冷湖镇的滨地钾肥生产工地看到,钾镁肥已经开始生产。氯化钾项目也将于近日开工。而48万吨/年硫酸钾仍处“酝酿”状态,目前已进行前期准备。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硫酸钾在滨地钾肥未来生产的三类产品中价格最高、产量最大,是预估值56亿元中的“重头”。但在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尚未获得采矿许可权证的情况下,借壳上市便已启动,稍显仓促。
一位接近滨地钾肥的人士则透露,公司确定借壳上市计划后,便开始全力推动此事,在认为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获批没有太大悬念的情况下出台了重组预案。
但这位人士也坦陈,如果公司等到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核准后再出台重组预案,将不会导致市场上这么多的质疑声音。
卤水之争
“两层卤水可以满足滨地钾肥未来78万吨/年的产量,这一点并不像外界所传。”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简称“勘查大队”)工程师马林告诉记者,他是《青海省冷湖镇昆特依钾矿田大盐滩矿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简称“核实报告”)的第一作者。而事实上,大盐滩有着5层卤水层,每层之间有粘土层隔离。
8月2日,记者在勘查大队位于格尔木市的办公室中采访了马林,据其称,勘查大队曾对大盐滩的储量情况做过三次勘查。
1985-1990年,勘查大队对大盐滩钾镁矿储量进行普查,并出具《青海省冷湖镇昆特依钾矿田普查报告》,探明了一个以液体矿为主体的大型钾矿田,其中液体氯化钾储量(D级)12174.31万吨。
2000-2002年,勘查大队对大盐滩进行了一次详查。据马林介绍,大盐滩地下卤水矿层共分5层,此次详查按照在潜卤水矿层(WⅠ)每4×2公里打一个钻孔,第一承压卤水矿层(WⅡ)每8×4公里打一个钻孔对地下卤水储量进行勘探。2002年5月,勘查大队提交了《青海省冷湖镇昆特依钾矿田大盐滩钾矿床详查报告》。“经过这次详查,可采储量中液体矿和固体矿都有增加。”马林表示。
2008年2-4月,勘查大队对大盐滩再次进行详查,并对WⅡ层采取每4×4公里一个钻孔勘查卤水储量。此次勘查出具了《核实报告》。据悉,本次核实是按照现行的《盐湖矿产矿床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中要求的一般工业指标对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通过本次工作核实的资源储量为:钾盐总资源量33229.56万吨,镁盐总资源储量60903.97万吨。
“数据本身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需要结合矿区的开发条件。”马林表示。目前,滨地钾肥已在大盐滩打下26口井来取卤水,取水层为WⅠ-Ⅱ层,尚未开始对WⅢ-Ⅴ层卤水的提取。马林表示,WⅠ-Ⅱ层的卤水可满足78万吨/年的产量,抽取WⅢ-Ⅴ层的卤水尚无必要。如果将来需要,技术上也并无障碍,只需打井时将井打得更深一点。
据了解,WⅠ层卤水储量较少,WⅡ层的氯化钾储量则高达5307万吨,按照40%的综合利用率来计算,可以满足78万吨/年的产量。
项目现状
8月1日,记者从格尔木驱车5小时来至阿尔金山南麓的冷湖镇,实地探访滨地钾肥在大盐滩钾镁矿上的生产情况。
站在滨地钾肥公司的大门口,迎面便是公司的主楼。该幢楼背后的广阔空间,便是830平方公里的大盐滩钾镁矿矿区。从主楼往西驱车十几分钟,便可见多个湖水般的盐田。站在盐田大坝上能看到盐田中有多个钾盐堆积起来的小山,这是去年晒好尚未被运走的钾盐。
滨地钾肥一工程师介绍,大盐滩的盐田分两片:东部盐田、西部盐田。东部盐田面积较小,西部盐田的面积则有36平方公里。记者所处的大片盐田即为西部盐田。
盐田是一个个人工湖,是盛卤水的容器。据悉,大盐滩的盐田不是一次性筑成,是一步步拓展开来的结果。就盐田选址的方法,上述工程师认为是一个经验加试验的过程。"首先,根据科学数据和经验对盐田进行初步选址,如果试用结果不满意则另行选址。一处盐田,我们会将上面的盐层挖掉,直至接近黑土层,然后在四周筑起大坝,一个盐田的雏形就出来了。刚开始的时候,底下的盐板可能存在漏水现象,我们会派专员进行巡逻,漏水处会形成漩涡,用黑泥即可堵住。"
据了解,漏水现象往往产生在盐田初建之时,日后不停的晒盐,底下黑土层之上的盐板也会结厚,漏水现象就会很少。
冷湖行委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滨地钾肥扩大生产,大盐滩矿区的盐田面积将不断扩大。记者在大盐滩见到多处白茫茫的盐地都有可能是未来的盐田。
与西部盐田相连的有一条绵延几公里的卤沟。在卤沟的井口处,不停地喷出浑浊的白色卤水,这些卤水沿着约10米深的卤沟向盐田的方向流淌,然后被导入人工筑起的盐湖中晒。
据公司介绍,目前已打下26口井来采取地下卤水,井口数量会进一步增加以扩大日采卤水量。值得注意的是,卤沟长度较长,增加了不小的运营成本。
打井取卤水,导入盐田晒是钾肥制作工艺中的取矿环节,之后的环节是炼矿。
在一不停歇地生产钾肥的车间,记者看到了炼矿的全过程。在距车间一公里处,堆积着约10排从盐湖运输过来的白色钾盐。这些钾盐先经过磨机,再入水进一步碾碎、分解,然后进入浮选机器。在浮选机器的水槽中浮着的白色泡沫,即硫酸钾镁。经过去水环节,这些硫酸钾镁以固体的形式出现,即为钾镁肥。
目前,滨地钾肥有一个机组开始生产钾镁肥,产能为500吨/日。据悉,在八月下旬前,生产线将增加一条,届时四个机组将同时开工,产能可达到2000吨/日。“今年的任务是产10万吨钾镁肥,4万吨氯化钾。”一知情人士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10万吨/年的氯化钾项目和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均未上马,其中48万吨项目虽然筹划工作马不停蹄,但相关人士表示,从项目正式上马到建成厂房需半年左右的时间,之后才能进行生产。在大盐滩,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即将建厂的地方仍是一处空地。不过,该项目相关的生产设备已经开始购置,而在滨地钾肥的计划中,48万吨/年硫酸钾项目只要在2010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即可。
5年增值560倍
是如何演变的
5年之内,大盐滩钾矿床采矿权价值骤增560倍。这一“极端”数字旋即成为市场激辩的焦点。
根据此次借壳预案,大盐滩钾镁矿采矿权的估值高达56亿元。而在2003年3月,当时的业主金星矿业以约10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这一采矿权。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副总工程师王有德对记者表示,5年前,钾肥的价格相对较低,再加之大盐滩矿区位置偏远,沿途及当地没有任何基础设施,一切前期工作都需要企业自己解决。在当时,大盐滩钾镁矿的采矿权并非一个“香饽饽”。
5年前,金星矿业要转让大盐滩钾镁矿采矿权时,几乎无人问津,连续两次都以流拍告终。后来,有着十来年钾肥经验的何茂雄决定接盘。
“如果是小打小闹,像2万吨的产能,拿到采矿权后一两年之内,就能产出钾肥来。”一位钾肥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何茂雄拿下大盐滩后,并不急于“立竿见影”,而是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行为,既耗时间,又耗金钱。“前4年,公司基本没干别的,全部精力都耗在基建上面。”一位接近滨地钾肥的人士称。
据介绍,由于当地缺乏淡水,滨地钾肥在距离厂区57公里的阿尔金山脚下打了四口淡水井,并铺设直径为315mm 和250mm 的PE管线各一条,引阿尔金山的雪水供应厂区,日供水量为8000吨。
“管线的铺设都至少需要2个亿。”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工程师马林向记者透露,青海省政府对此还投了900万元。另外,公司还自建了7500万千瓦的电厂,而电厂还会进一步扩大发电量。
大盐滩钾肥生产的客观条件也在改善。
“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前卤水的含钾量要达到2%才有开采价值,现在0.5%左右的含量便具备开采价值。”王有德告诉记者。这就意味着,同一个采矿权可能对应着更多的可开采储量。
5年的时间,不仅仅是滨地钾肥在大盐滩投资了大量的基础设备,钾肥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但与采矿权价值骤增560倍的事实一碰撞,还是招来了质疑。
近日,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有限公司对大盐滩钾镁矿采矿权的预估值为56亿元,使用现金流量法,其中折现率取9%。
联合证券石油化工分析师肖晖认为,考虑到目前的无风险利率在7%至8%,加上风险利率,折现率在10%以上比较合理。在她看来,较低的折现率就意味着对估值的抬升。考虑到大盐滩采矿权涉及年限较长,9%与10%虽然仅差一个百分点,但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差别。
一位接近滨地钾肥的券商人士则表示,现金流量法的基础是可开采储量,然后评估项目的大小,考虑可开采年限(大盐滩项目预估期限为23年)以及未来的销售收入,最后推算出可实现的净利润,按照折现率对净利润打折即可得出估值。
“这几年通货膨胀厉害,可能折现率要高一点。”上述券商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