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
  • 8:路演回放
  • A1:市场
  • A2:证券·期货
  • A3:基金
  • A4:货币债券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圆桌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3:产权信息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广告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高盛养猪:
    产业链竞争新模式
    有保有压,难在何处?
    建立中小企业银行的价值
    公允价值:看似馅饼实是陷阱
    上市公司
    治理整改须彻底
    石油大亨暮年转向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更需长效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允价值:看似馅饼实是陷阱
    2008年08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湘源
      黄湘源
      专栏

      公允价值内涵的不确定及其外延的不一致,迄今已成经济理论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而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两房危机”在更多地揭示出其深层次经济矛盾的同时,也深刻地暴露出了公允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缺陷。

      一方面银行财务状况在恶化,另一方面他们的账面净资产却在增加。奇怪吗?

      根据彭博的统计,过去一年美国金融机构通过自己信用水平的下降居然“获利”120亿美元。而这样做的依据是在美林、摩根士丹利、高盛和花旗集团四大金融巨头所带领的华尔街企业的呼吁下出台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159号公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企业可以自己决定哪些流通在外的债券、贷款或者其他负债可以按照市值计算价值。

      看来,美国金融巨头选择在发生了次贷危机的2007年第一财政季度开始强制执行这个公告并不是偶然的。可是,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公允价值”,那么,它所反映的绝非真实意义上的价值,而只是越来越脱离现实的错觉。难怪就连因债券价格下跌引起负债价值减少而在过去的三个季度记录了40亿美元收入的美林证券也不得不在公司官方网站刊登的文件中表示,如果想获得更加有意义的同比结果,投资者应从一季度的收入中剔除21亿美元。

      公允价值被广泛地运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现行价值的计量,这些计量基础存在一个共同特征,即“在计量日”。非常明显,“在计量日”不一定都有“可持续性”,所以这种以一定时态的计量基础同“可持续性”的假设前提是矛盾的。特别是对于更多地采用虚拟价值而几乎根本不涉及成本价格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说,更是如此。沪深股市的估值体系一直在随风而转,而在市场非但只有做多机制没有做空机制而且还只有堪称泡沫发生器的权证而没有可靠的备兑权证的情况下,又凭什么去给公允价值找到一个建立在客观价值评判标准基础之上的“可持续性”呢?而离开了“可持续性”的“在计量日”,则“公允价值”不仅有一个理论上的大缺陷,而且,简直就像是个深深的陷阱。

      按照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人士的说法,中国1547家上市公司的大多数对公允价值的采用比较谨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影响相对有限。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两市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68.73亿元,占全年利润总额的0.51%。不过,深交所的判断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深市公司2007年报影响较大。根据深交所统计,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金额为27.48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2.62%。而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十分集中。排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10名的公司总金额,占全部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额的84%。在沪市,该年度有169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7家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同样也非同小可。

      虽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进入利润表在2007年才刚刚开始,可是,仅此一科目对净资产收益率的猛推,中国人寿一季度利润便被推升了39.0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当季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高达39.47%,有“一季顶一年”之称。但一年下来,公允价值变动不仅没有令中国人寿格外扬眉吐气,反而带来了高达63.88亿元的损失。今年一季度,公允价值损失更是大幅增加至94.21亿元。

      受益于2007年的大牛市,券商去年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大多为正。中信证券此项增幅高达1799.86%。但该公司有个如实的说明,称主要来源于母公司创设权证业务规模增加和市价变化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由于今年的市场未能延续去年大牛行情,去年全线告捷的券商板块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六成下滑超过50%,其中大多是受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之拖累。靠不住的浮盈成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挥之不去的痛。

      交叉持股是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公允价值损益异动影响的危险区域。统计显示,占全部总数近四成的上市公司2007年末共持有3.6万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2004亿元,是总额为3986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8倍多,占到了报告期末上市公司6.29万亿元净资产总和的50%。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市值变动,不要说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市场的股价波动,就是对上市公司整体净资产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2007年报的披露未见市场担心的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确实值得庆幸。应该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倾向于审慎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不失为理性的表现。

      相形之下,中国银行业作为去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最集中的板块,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异数。美国次贷危机和“两房”危机的次第爆发,令热衷于增持海外资产的中国银行业不仅去年尴尬,今年也许将更为尴尬。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国长期债券已达5065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外国人债权之首。其中光是今年3、4、5月,就连续增持了341.47亿美元。如何评估和控制这笔公允价值风险,显然已不仅仅是今年上市银行半年报和年报的新难题。

      公允价值内涵的不确定及其和外延的不一致,迄今已成经济理论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如果不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两房危机”在更多地揭示出其深层次的经济矛盾的同时也深刻地暴露出了公允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缺陷的话,那么,急不可耐地渴求国际化的我国上市公司,恐怕还会将公允价值视作诱人的馅饼。

      万幸,发生在“公允价值”故乡美国的故事向我们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