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之所以在金融机构环节传导时发生异化和扭曲,是因为央行政策调控目标与金融机构利益之间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此,当前有必要适度松动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总量的适度增加来调整信贷结构,采取差别性调控工具,适度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以增强政策目标和金融机构利益的相关性。
⊙郭田勇 陆 洋
回顾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为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央行银监会官员,曾反复强调“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尤其重点收缩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资源耗费严重的“两高一资”行业的贷款,确保中小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资金需求。然而,从实际效果看,货币政策在控制总量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结构调整的功能,出现了部分地区、行业贷款集中度提高,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的状况。可以说,“有保有压”政策在实践中执行得并不理想。
那么,“有保有压”究竟难在何处?
笔者认为,“有保有压”落实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央行的政策调控目标和金融机构利益之间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致使政策在金融机构环节传导时发生异化和扭曲。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方式看,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首先作用于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行为后再影响到企业,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是央行政策调控的中间环节和具体执行者,而微观经济主体是调控的最终作用对象。由于货币政策缺乏差别型的工具,没有把政策调控目标与银行自身利益协调起来的制度安排,银行事实上拥有了对货币政策过于“灵活”的执行权力,这使得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成为最薄弱的环节,政策目标因此不能顺利传导到实体经济。同时,我国经济形势复杂,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有限的几种组合,要同时实现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有很大难度。
具体来看,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其本意是希望银行在总量受控的情况下,能够优化贷款结构。但银行经过一系列的商业化改革,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其经营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贷款扩张受限,必然要通过其他方式保障自身的利益,以致扭曲货币政策的作用。从企业规模来看,因为大企业多是能带来较好收益的优质客户,银行在收紧信贷的情况下当然会“保大弃小”,选择优先满足其资金需求。而且,因为贷款扩张受阻,银行会更加重视中间业务,而大企业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结算、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收入。这样,“有保有压”落实起来就变成了“垒大户”。
反观多数中小企业,实力弱小,发展中不确定因素大,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对银行来说,执行更高的贷款利率仍很可能无法覆盖风险。因此,即便在紧缩之前,中小企业也一直是银行“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市场,遑论信贷紧缩之后。同时,从行业分布上来看,银行要退出某些行业也存在一定困难:一是许多这类企业都是大型企业,并且是当地的重要税收来源,银行很难压缩信贷支持。二是房地产、纺织等重点调控行业经营压力增加,资金链日趋紧张,信贷退出难度加大。如果强行“一刀切”压降这些行业贷款,有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存量贷款安全,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因此之故,从紧货币政策反而有可能导致信贷结构更加扭曲,“有保有压,区别对待”难以落实。
基于以上分析,由于商业银行与央行利益博弈的内生性原因,为有效破解 “有保有压”的执行难问题,当前有必要适度松动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总量的适度增加来调整信贷结构。具体而言,要尽快改变货币政策调控的政策组合和调控方式,适度放松总量,采取差别性调控工具,适度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增强政策目标和金融机构利益的相关性,确保调控目标——银行行为(利益)——调控效果的一致。例如,可考虑为中小企业单独设立贷款额度,并规定这些额度必须用于专门用途。还可考虑,在提高准备金比率收紧商业银行流动性时,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准备金比率政策。同时,对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银行,可实行不同标准的准备金率,对于开展中小企业的业务较好的银行实施政策倾斜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需要其他措施的配合,当前要通过加快推出创业板、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拓宽企业资金来源,扩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务规模和融资渠道。对于如热钱和高利贷等“体制外”资金,要积极引导使其能够从短期逐利转变为中长期投资,进而沉淀到实体经济之中,这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可减少热钱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