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只剩两天,而投资者对奥运理财的关注也并不亚于对这场盛会的期待,共享奥运“财运”的热潮很早就开始涌动。
除了奥运收藏品之外,银行发行的一系列“奥运理财产品”从2006年就走进了大众视野。中国银行的美元“汇聚宝”0610A,光大银行的1年期“同升十二号”, 交通银行的得利宝“欢橙”系列之一,招商银行的奥运年打新股产品等纷纷打着奥运旗号忙得不亦乐乎。而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这些产品到期的收益率似乎表现不俗,其中,中行到期的这款美元产品还达到了年化7%的收益,市场早先也有人给出了“虽然没有跑赢通胀,但是已经跑赢大市,算是涨势喜人”的评价。
除了奥运概念,记者发现一些与重大事件例如“世博会”和“抗震救灾”之类的概念理财产品亦是屡见不鲜。早在去年6月,民生银行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一款“世博理财”产品,为期半年。本质上,它是一款信贷资产类产品,将信托贷款的收益作为偿还投资者本金和收益的来源,而为了安全起见,民生银行还提供了备用贷款作为“间接担保”。
而更让市场记忆犹新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就有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多家机构发行了“赈灾爱心”概念的理财产品。一时间,银行理财也成为支援灾区的途径之一。
而对于捆绑重大事件作为推销理财产品概念的做法,市场又作何反应呢?
一位投资者表示:“赈灾产品本无必要,和以前的产品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就拿最先发行的某款产品来说,投资者的收益被当做爱心捐往灾区,而银行却照样收取中间费用。”
而另一位本报读者表示看好奥运题材股票,而直接入市风险自己不能掌握,交给银行理财产品或许更有机会分享到一些机会。
银行理财专家认为,多数奥运题材的产品都是结构性产品,将几只奥运题材股在某些监测日的表现作为收益依据,虽然都获得了不错的表现,但只是跟选择的时机有关,和奥运本身实在关系不大。投资者在购买前至少应当注意投资的方向,以免因概念而伤财。
确实,投资者对概念股成为股市炒作题材已经司空见惯了,而银行理财产品也借概念炒作确是在近一两年来兴起的。“实际上我们也很无奈,前端销售环节需要支持,我们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时必须予以考虑。而所谓的概念也有真伪虚实之分,投资者需要提高自我的鉴别力。” 某股份制银行负责产品研发的产品经理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