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奥运特刊
  • 4:奥运特刊
  • 5:奥运特刊
  • 6:奥运特刊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金融·证券
  • 10:金融·证券
  • 11:时事国内
  • 12: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专栏
  • B6: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产业·公司
    中电联:电煤供需地区性矛盾将凸显
    中国最大炼油基地建成
    网络广告增长强劲 新浪二季度净利润增74%
    北京城建
    试点政策租赁房开发
    大涨100%后大跌 MDI产业仍有挖掘潜力
    称霸锂电池 日企竞相斥巨资扩产
    中化集团
    收购印尼MB区块
    国际煤价格
    下跌至152美元/吨
    大飞机公司
    全球征集企业名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涨100%后大跌 MDI产业仍有挖掘潜力
    2008年08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其珏
      ⊙本报记者 陈其珏

      

      化工原料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曾是资本市场的明星品种。由于沾了技术门槛的光,国内仅有的几家MDI上市公司一度受到各路资金的热捧。然而,随着成本提升、污染整治力度加大等因素,MDI价格一落千丈,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也陷入低迷。

      上海证券报从中国化工网掌握的数据显示,纯MDI市场价格自去年至今的走势有如“过山车”:去年一度凭借100%的涨幅笑傲市场,而今年却从年初的43000元/吨一路跌到22000元/吨,跌幅也将近50%。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纯苯价格在高油价带动下于今年6月份一举上涨了1400美元/吨,并带动了苯胺产品价格在5-6月份从11700元/吨直线攀升到15000元/吨,显示成本压力激增。在此期间,大多数化工品价格都随国际油价的狂飙而水涨船高,但由于国家对鞋类制品出口退税的取消,MDI产业链却提前开始“过冬”。

      业内资深人士刘心田指出,正是MDI行情的冷淡限制了苯胺价格的继续上行,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苯胺的上游——纯苯借原油成本上行继续上扬的趋势。下游需求的低迷、优惠政策的取消加上奥运期间对纯苯苯胺等剧毒品的禁运,这些直接限制了贸易商对化工贸易的热情。由此,纯苯-苯胺-MDI整条产业链处在成本和价格难以合拍的窘境中。

      “在新的问题和考验下,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也极为不平衡,下游产品MDI仍属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规模来支撑市场。”他说。

      尽管当前行业进入“冰期”,但MDI未来走势又将如何?据刘心田分析,下游聚氨酯行业的高速发展对MDI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每年对MDI的需求平均保持在22%的高速增长率,国内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还需要进口。2001年国内MDI的进口量为18.9万吨,而到2007年达到45.8万吨,这组数字表明,MDI市场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一方面,在聚氨酯发泡塑料方面,MDI制备的保温材料具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在水性聚氨酯领域,MDI还有替代TDI的优势。上述对MDI的需求仍将保持在3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刘心田说。

      目前,国内各MDI巨头仍在紧锣密鼓扩产。至今年6月,烟台万华、上海联恒、拜耳上海这三大巨头总产能已达到100万吨/年,预期2010年可达到150万吨以上。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新生企业也在积极介入MDI领域,包括国内现有的TDI厂商,如蓝星天津化工新材料基地计划建设20万吨/年MDI装置,其中一期10万吨/年装置正在建设中;甘肃银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建设16万吨/年MDI装置;日邦聚氨酯(瑞安)有限公司8万吨/年粗MDI精制项目已于2006年7月动工,目前已基本建成。

      在刘心田看来,如何调整好上下游发展关系,使得产能提升和下游消耗相协调才是MDI产业链值得深究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纯苯到MDI乃至下游产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化工行业的焦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