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中小银行积极“活络”、争取多增信贷额度,另一边则是外资行平淡应对、“如有需要时,我们将申请增加额度”。央行调增商业银行年度信贷规模的消息传出后,中资中小银行和外资法人银行的态度大相径庭。汇丰、恒生、渣打等外资法人银行相关人士昨日对本报表示,将根据本行实际情况,有需要时,将提出申请增加信贷额度。
昨日,记者从汇丰、恒生、渣打等多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得证实,它们均已经接到央行的相关“口头通知”,可以在现有信贷规模基础上,申请新增针对三类企业客户的信贷额度。
汇丰银行(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翁富泽昨日表示:“汇丰中国已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口头通知,可申请增加信贷额度用于三类企业。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企业应对当前经营环境的挑战。”渣打、恒生等外资行相关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
据记者了解,对于“三类针对性企业客户”,花旗、渣打、汇丰、星展等多数外资法人银行均有相应业务推出。其中,花旗、渣打、汇丰等均推出了中小企业服务,且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而这里正是遭遇资金链困境的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在四川地震灾区,上述外资法人银行多数也在成都、重庆设有分支机构,并拥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和个人客户。
对于本报记者“原有信贷规模使用情况如何、何时会递交新增额度申请、增幅区间有多大”等询问,多数外资法人银行的反应远不如中小中资银行来得积极。渣打银行(中国)相关人士表示:“每家银行的内部情况都不同,我们目前也在进行内部的评估和统计,将会根据需要再考虑递交申请。”恒生银行(中国)相关人士说:“至于何时递交申请、申请增加多少比例等,我们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消息可披露。”
“我们正在评估汇丰中国的总体信贷情况,有需要时,我们将申请增加额度。”汇丰银行(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翁富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