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信息大全
  • A5:广告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QFII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8 月 11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9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9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基金费用须留神
    奥运背后的舍与得
    社会责任投资:有收益 也有意义
    投资是一门科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社会责任投资:有收益 也有意义
    2008年08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基金 李小天
      ⊙兴业基金 李小天

      

      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斯特凡·斯特恩有一篇文章相当具有话题性——《为什么工作》。他援引了一份报告来证明进行上述反思的必要性——公关顾问公司CHA最新发布了一篇名为“有意义的工作”(Worthwhile Work)的报告,结果表明:认为眼前的工作不够有意义的员工大有人在。

      这份涵盖了英国各行各业1500多名员工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私营企业中,大约40%的年轻员工(35岁以下)正在考虑转投公共部门或是慈善机构。在所有年龄段的私营企业员工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这种想法。超过60%的18岁到25岁员工,及近一半所有年龄段的员工,都正在寻找他们所谓的“更有意义的工作”。

      什么是有“意义”?要对这个问题给出标准答案并不容易,但相关反思和探寻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把自己奉献给财富创造是否是一个诱人或崇高的理想,比如我们兢兢业业从事的工作是否会让我们的朋友和家人受益。

      美国社会责任投资领域的重要人物艾米·多米尼(Amy Domini)同样有过类似的反思: “财富回报最大化的确能使客户享受到美好生活吗?不,我们只是在将他们的钱包变鼓;而没有给予他们那些我们原本声称地对于生活的享受。财务意义上福利不应以牺牲健康、个人安全或者是日常简单快乐的享受为代价。”她说。

      当然,回报是重要的,而幸运的是,艾米·多米尼所寻找到的道路,让“收益”和“意义”变得并不矛盾,那就是——社会责任投资。这不仅仅意味着集中投资于“有意义”的公司,而且从国外的实践来看,日本社会责任投资指数MS-SRI的13年(1993-2006年)累计回报率,赢过TOPIX(东交所指数)将近5倍之多。

      为什么“有意义”,同样能够“有收益”呢?斯特凡·斯特恩简单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不必走到芝加哥作家斯特兹·特克尔(Studs Terkel)所说的那一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糊口和挣钱,而是要日复一日地探索生活的意义,求得人们的认可,而不是从周一到周五像行尸走肉一样生活。”但如果一个企业可以成功地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它将把竞争者远远地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