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柯鹏 于兵兵
2007年上半年的利润统计方式稍有变化,碧桂园的2008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幅由-28.5%变成了+26.8%,并且增幅出人意料的高。
昨天,碧桂园解释,这种去除非可比因素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而市场人士认为,鉴于目前开发商纷纷以各种方式彰显资金安全,稳定投资信心的做法,碧桂园此举不排除类似动机。
昨天,碧桂园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称,今年前6月,公司权益所有人应占利润为10.15亿元,比2007年同期减少28.5%。但是,碧桂园随后解释,扣除上半年股份掉期之公允价值损失4.428亿元及2007年公开发行股份所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2.7亿元后,2008年权益所有人应占利润为14.585亿元。“相比2007年同期上涨26.8%。”
而根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的简单计算,14.585亿元的权益所有人应占利润实际上仅比2007年上半年14.21亿元的利润额上升2.6%左右。该数值与碧桂园公告所称26.8%相差10倍。
对此,碧桂园集团投资者关系事务部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实际上,碧桂园的26.8%是将2007年上半年的利润额由14.21亿元调整为11.51亿元,差额即是2.7亿元的公开发行冻结资金利息收入。“因为这部分利润是非可比因素,所以在分母中去除。”该负责人称。
对此,一位国际注册会计师向记者解释,该做法与美国准则下的non-GAAP披露类似,即扣除非正常业务的影响因素,如期权成本、汇兑损益、和收购相关的一些摊销等,这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也属合理调整范围。
但是,碧桂园公告发生在楼市资金链日益紧张的今天,被一些市场人士视作粉饰业绩的“数字太极”。
年初以来,包括碧桂园、万科、华侨城、SOHO中国等众多龙头房地产上市企业在公告或公开场合高调披露销售业绩,向投资者传递资金安全信息。如碧桂园6月表示,公司在6月上半月回笼资金超过14亿元。而下半年,在广东、沈阳、安徽、湖北等地区的20余个新开盘项目将令碧桂园进入资金回笼“快车道”。7月,SOHO中国高调宣布,三里屯SOHO项目销售突破51亿元。
然而,受制于更加紧缩的金融信贷政策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专家坦言开发商资金压力依然不容乐观。“悬在高位的房价和低迷的市场消费意愿一定会造成部分楼盘的销售乏力,因此在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上,经营性现金流入与融资性现金流入都遇到问题。”五合智库专家表示。
碧桂园半年报中的另一个焦点是4.428亿元的金融衍生工具投资损失。根据公告,今年2月,碧桂园与美林国际签订类似“股价对赌协议”,令上半年负债表一栏新增衍生金融工具损失4.428亿元。
今年2月,碧桂园宣布发行可转债融资,并将融资金额的一半(19.5亿港元)作为抵押品,与美林国际订立以现金结算的公司股份掉期协议。根据协议,若最终价格高于初步价格,则碧桂园向美林收取款项,反之则碧桂园向美林支付款项。而所谓的最终价格将参考指定平均日期股价的算术平均数。简单表述,在这份对赌协议中,碧桂园赌公司股价涨,而美林赌的是股价跌。随后,随着股市熊市来临,碧桂园股价一路下跌,至今累计回落36%左右。
因为该合约期限为2013年,有专家提醒投资者,关注这一对赌协议对碧桂园长期业绩和股价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