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几年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蓬勃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所占比重也是日益增大。甚至尽管今年以来市场仍在维持大幅下跌的态势,但仅基金半年报所显示的持股市值仍然占到了流通市值的20%以上。可以说,机构的动向直接决定了市场的动向。而机构投资者究竟采取了进攻策略还是防御策略,从投资行为学上也基本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于后市的判断。故此当市场经历过牛熊转换之后,我们多线索跟踪机构特别是基金所采取的策略从而对市场进行前瞻性的预测。
二季度末超过半数基金转向防御策略
首先机构究竟采取了何种策略,集中体现为持有股票的仓位高低和所配置的组合的风险系数。
以偏股型基金的持仓情况为例,具体方法为把持仓80%以上的基金看作是多方阵营,采取的是进攻策略,而把季度平均持仓水平到80%的基金看作是中间阵营,而把季度平均持仓水平以下的看作空方阵营,采取的是防御策略。我们得出的结果是:一季度76家(占总数29%)基金采取了进攻策略,持股市值占据当时基金持股总市值37%;88家(占总数34%)基金位居中间阵营,持股市值与当时基金持股总市值占比35%;100家(占总数37%)基金采取了防御策略,持股市值占比28%。可以看到,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多、中、空三方家数比为76:88:100,空方稍占优。而按照同一标准来划分去年四季度基金多空阵营,多、中、空三方家数比则是108:90:56,多方优势相对明显。由此来看一季度里,坚持防御型策略的基金开始增多并有超越采取进攻型策略基金的趋势。
到了二季度,多空阵营已经变化为共有52家(占总数19%)基金采取了进攻策略;64家(占总数24%)基金为中间阵营;154家(占总数57%)基金公司为空方阵营。可以看到,连续的几个季度,伴随着A股市场的走跌,越来越多的基金采取了低仓位的配置策略,已经由最初在牛市中的进攻策略过渡到熊市下的防御策略。
机构重仓股下跌中呈现羊群效应
其次,结合8月份的大小非减持情况,对于减持额度占比很大的中信证券和宝钢股份而言,结合两家上市公司季度报告和相关TOPVIEW数据,可以发现前期重仓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占比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宝钢股份为例,2007年年报显示共有163家基金和保险机构持有其62.84%的流通股;到了今年一季度,这一持股比例迅速下降到45.12%,持有机构数也回落到49家;而今年半年报显示,这一数据也下滑到34家机构持有了19.84%流通股。结合最新的TOPVIEW数据,截至8月11日,全部股东户数已经由一季度末的784488户回落至793557户,股东户数的增加也反映了其市场筹码的分散。
由于机构投资者通常保持了“上涨过程中抱团取暖,下跌走势中羊群效应”的投资现象,由此从机构重仓股的衰落也能反映出机构正在逐步转向防御的过程。
另外,从机构的风险配置来讲,对比2007年上涨前100家公司和2008年目前下跌的前一百家公司来看,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同一家公司诸如云南铜业、中国船舶、南方航空等出现在截然两个不同榜单的现象并不罕见。由此也能够从侧面说明机构投资者正在抛弃其采取进攻策略时的组合配置。同时,从近期机场类上市公司较强的走势中我们也能发现,机构投资则对于具有防御型特征的个股开始青睐。由此来看,经过市场近一年的震荡下行,机构投资者已经对后市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并且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防御型的投资策略,相信这对投资者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