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近期相关市场的下跌,此前一度热销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暴露出更多的风险。投资者必须认识到:银行理财并非绝对可靠的“安全垫”,其稳健的产品特性只是相对而言的,投资者对此需要更清醒地加以辨识。
本报记者 金苹苹
外汇理财:澳元投资“险”了
就在1个多月前,众多追捧澳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不会想到,澳元理财产品现在成了外汇理财市场风险最大的投资品种之一。
自7月15日创下25年新高以来,澳元汇率已由0.9848下跌至8月13日下午的0.8589,20多天里跌幅达到14.7%。由于油价的大幅下跌,澳元、新西兰元等商品货币出现了利率下调的迹象。业内分析师指出,如果商品价格持续回落,作为商品货币的澳元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将会收窄。
另一方面,此前一直跌个不停的美元却一改弱势,开始酝酿一波中期反弹的行情,导致了能源类商品的价格持续走低,而此前汇率因为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涨的澳元和新西兰元却面临继续下跌的风险。“种种不利因素,让澳元理财面临很大的风险。”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理财师冯婷婷表示。“如果不是长期持有或者必须持有澳元资产,建议短期内不要做澳元理财产品。”
冯婷婷分析,在眼下这种情况下,澳元理财的风险正在加大。如果投资者希望从澳元利率上获取超额收益,可能还抵不过汇率贬值带来的损失。因此如果要投资澳元理财产品,必须做长期投资的准备。短期内应该谨慎对待澳元理财产品,不要为了利率优势而冒更大的汇率风险。
挂钩证券类:“负收益”频现
股市的持续下跌,不仅让直接投资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受损严重,更是连累了一些相关的银行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年初部分挂钩股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现象,到了后来,更多挂钩股市的理财产品出现了“负收益”。
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7月18日,正在运行的37款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中,只有9款产品净值大于1,也就说是正收益;另外28款产品跌破净值,其中有8款产品的净值在0.8以下,跌幅超过20%。
业内人士分析,股市的震荡还将延续,未来市场的机会也仅仅是“局部的、阶段性的”。因此目前投资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确实需要三思而后行。当然,从长期来看,股票以及与其相关的投资还是收益最高的。因此理财专家建议,如果个人的资产配置中,股票市场的配比在30%以下,仍然可以考虑投资部分相关产品。
挂钩商品类:介入需谨慎
和外汇理财市场上的明星品种澳元类似,挂钩商品类的理财产品,尤其是那些与能源类商品挂钩的理财产品,在7月份的时候还是众多投资者追逐的对象。然后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众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开始急跌。
这就使得此前被众多人士看好的挂钩商品类理财产品的前途变得黯淡起来。假如商品市场的牛市真的终结,当初期望凭借这类产品博取高收益的投资者,在保本机制的保护下,虽然不会损失本金,但是仍可能面临低收益甚至零收益的无奈。投资者在介入此类产品之际,应该多一份谨慎。
对于商品市场的前景,专业人士的预期也并不乐观。据冯婷婷介绍,业内分析师对于农产品、大宗有色金属等商品的前景也不太看好。目前来看,各个经济体的经济都有放缓的迹象,这就使得这些经济体对于各类商品的需求将降低,因而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就可能改变。加上近期美元汇率的上涨,商品价格的回落更加明显。更有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商品期货交易中存在投机交易,在目前全球经济放缓、商品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商品市场的风险正在加剧。
信贷资产类:风险不容小觑
2008年银行理财市场上的明星“信贷资产类产品”,自从在今年5月被银监会明令禁止商业银行为其提供担保,目前的投资风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所谓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主要是指信贷资产信托理财产品。其模式是银行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替换成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方式,专项用于替换银行存量贷款或向企业新发贷款。
然而,银行近期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已不再在产品说明书中写有银行担保的字样。部分银行更是明确提出,“银行不提供保本承诺”。也就是说,信贷资产类产品从本质上而言其实是非保本类的理财产品。一旦所投资的信托计划中的借款企业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投资者的本金将全部损失。由于银根紧缩,眼下很多企业的融资需求都通过银行的信贷资产类产品解决。但是对于那些风险很大的融资项目,相关公司只有给出较高的回报收益,才能够让投资者动心购买。此前某银行推出的一个产品,相关标的的融资对象为一家房地产公司,“给出了12%的年化收益率,比市场上同类产品高出近7个百分点”。
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首先要关注其投资标的,融资的企业、项目的资质是否优秀是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优秀的大型企业以及有其他机构做担保或者有质押、抵押的项目,才能符合“安全标准”。当然,对于那些给出特别高收益预期的产品,反而应该警惕,因为“很可能是风险较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才会出这样的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