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信息大全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热点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8 年 8 月 16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王世襄:收藏的乐趣在于获得知识和欣赏
    书画“扇面偷换”造假法辨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书画“扇面偷换”造假法辨识
    2008年08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鼎
      图一
      图二
      ⊙黄鼎

      

      扇面是中国书画形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它是艺术与实用的巧妙结合体。有些书画名家很喜欢作扇形幅式的作品,如齐白石、黄宾虹、陆俨少、吴昌硕与潘天寿等等。他们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精妙无比的扇面制式作品,现在深得藏家的青睐,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扇面形制具体样式有二种:团扇与折扇,平时常见的是折扇样式。在折扇形制材质上创作书画,约定俗成地具有“一纸俩作品”的特点。通常是一位或二位书画家在扇面的一面作画另一面写字,一字一画之间彼此带有相配套、相印证的意思。还有一点不能不说,扇面作品的两面内容其题款部分多半会出现相同的上款(赠受者名字),这会让许多人在未看清作品的内在品质之前,在心里就已产生“出处明确”的感觉,进而对作品的客观状态会有所不顾--麻痹大意起来。有了上述这些因素作为前提条件,那么造假者实际上只要对某书画名家某件扇面作品其中的一个面,即或是“字”或是“画”施行“绝对克隆”或“相对克隆”后的“偷换”操作,而且造假水准不算太差的话,就可大功告成。这对收藏界的多数人来说都将带来较大的挑战。当然,折扇作品材质的剥离与拼合工艺并非没有难度,但造假操作也还有退路,若操作者不能保证原折扇外观“天衣无缝”时,还可以将扇子作分离状处理,即把成扇剥离开,将“字”配置在“画”之上紧挨着装裱成镜片格式,成为“合二为一”的一件完整的扇片作品。

      图1是常规的折扇样式镜片作品,二个“面”皆署名陆俨少。“字”与“画”上均有“子青”上款。若说该作品“字”的部分,它显然较充分显示出书者陆俨少所俱备的潇洒飘逸、灵气活现的大家风范,因此绝对不可能有假;但就“画”来说则与“字”大不一样,它笔线显得拖沓,韧性、刚度皆不足,造型也不精确,具有克隆造假的明显征象。在我认定此“画”绝不可能是署名者亲笔时,我查阅了几部陆俨少的大画集,结果在由国内西泠印社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的《陆俨少作品精粹》一书中找到了图1成品“画”的母本图2。现在可以断定,图1就是一件被“偷换”过的陆俨少扇面作品,图1中的“画”系“相对克隆”自图2,图2就是图1“真伪掺半”的铁证。

      辨识“扇面偷换”的书画赝品,最关键的问题是鉴藏者要避免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错误。很多自信的人往往因见到“真”的内容了而忽视“假”的客观存在,反之,也不可因“假”而全盘否定一切。正确的作为应该是对每一帧(每一构件)书画的笔墨造型状态统统都要做认真仔细的辨察,做到辨明是与非;其次是对扇面材质的特性必须得了解,因为它是熟纸性质的,所以作伪的成品其笔墨会相对轻浮些,笔线多半不能沉浸入纸,造型也可能是走样不到位的。总之,“明察秋毫”是我们任何一次书画鉴定工作的最起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