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公司巡礼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谈股论金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圆桌
  • B8:中国融资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国内商品涨多跌少 期市迎来“红色星期一”
    期指增强机构投资者话语权
    大宗商品暴涨暴跌 企业如何应对经营风险?
    美国石油需求遭遇26年来最大降幅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国内金银价涨多跌少
    国外消费品公司加强大宗商品套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外消费品公司加强大宗商品套保
    2008年08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流火)
      根据《金融时报》消息,国际食品和消费品公司正在全面改革购买及对冲大宗商品的方式。此前,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了行业利润率、侵蚀了企业收益,令这些公司遭受沉重打击。

      这些公司正首次转向大宗商品交易商来雇用交易员,并购买复杂的金融交易系统,以帮助自身对付全球通胀的新时代。

      这些决定表明,公司高管已经意识到,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是受新兴市场日益上涨的需求驱动的结构性转变。

      猎头公司雷诺士(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欧洲消费品业务协调员彼得·埃文斯(Peter Evans)表示,这些公司正与嘉吉(Cargill)、邦吉(Bunge)和ADM等交易公司进行联系,以寻求那些了解动荡市场的交易员。

      玉米和小麦等大宗商品价格如今一天的波动就与上世纪90年代初一年的波幅相当。

      食品集团玛氏(Mars)首席采购官布莱斯·罗素(Brice Russell)称,由于很难找到有经验人士,这些公司除了从大宗商品交易公司寻人,还互相挖人。

      Triple Point公司首席营销官迈克尔·施瓦茨(Michael Schwartz)表示:“消费品行业公司目前正表现出对管理其大宗商品敞口的兴趣,方式与能源及金属行业公司极为相似。”总部位于美国的Triple Point公司为石油和采矿公司及华尔街银行设计交易软件。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全球采购副总裁里克·休斯(Rick Hughes)称:“我们进行套期保值的历史更长,套期保值对象也更广泛。”宝洁对所有种类的大宗商品都进行套期保值。

      联合利华(Unilever)数月前设立了首席采购官一职。家乐氏(Kellogg's)今年已对其90%的原材料敞口进行了套期保值,称其更早以前就开始采用套期保值策略。百事公司(PepsiCo)表示,它也正进行更多的套期保值。

      (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