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三大因素瘦身 人保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92亿
    马蔚华:预期招行下半年盈利保持增势
    摩根大通:下半年GDP增长温和放缓
    问计金融街西扩 北京金融中心建设再突破
    兴业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八成
    连平:
    高度关注资产价格调整的紧缩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平:高度关注资产价格调整的紧缩效应
    2008年08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真龙
      连平
      ⊙本报记者 唐真龙

      

      2008年上半年受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展望下半年,经济增长趋势仍不确定,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将如何取舍、人民币汇率将如何调整、热钱流入是否将会转向、房地产市场对银行影响几何?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上海证券报:全球经济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能否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连平:下半年宏观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三季度可能会依然较慢,但四季度可能会掉头向上,预计全年GDP能够保持10%以上的增长。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的基础难以撼动。而从短期来看,“三驾马车”动力犹在:首先,出口不至于大幅度回落。中国出口的规模很大、劳动力成本较低、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不断改善,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此外我们看到,目前出口地域正日益多元化、出口议价能力正在提高。其次,投资在2008年下半年将由于地方政府换届到位、灾后重建启动等因素的推动而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信贷也有所松动。三是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近两年消费逐渐成为“三驾马车”中最有力的一辆,从今年下半年来看,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就业状况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拟议中减税的实施、灾后重建以及两个奥运会等因素都将刺激消费需求。

      上海证券报:目前宏观经济有哪些需要引起警惕的因素?

      连平:当前有两点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即资产价格大幅调整带来的紧缩效应和资本迅速流出引发的境内市场动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资产价格,即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对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如今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股市从去年底就开始大幅调整并陷入低迷,这一定会对未来经济产生紧缩性的影响。与此同时,受国际市场美元走强、全球股市回暖以及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增加、人民币升值步伐放缓的影响,部分游资将开始或已经正在撤离中国市场,从而推动资产价格进一步下挫,造成更大的经济紧缩效应。

      有鉴于此,当前应高度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和游资流出,采取必要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灵活迅速加以应对。

      上海证券报:近期央行调整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这透露出一个什么信号?是否说明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会有所松动?

      连平:我觉得货币政策是微调或者是局部的放松,并不能说明整体的货币政策出现放松。中央对货币政策有个提法很明确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最近两年货币政策总的基调是偏紧,这样的政策不应轻易推翻。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增长还是快的、流动性还是偏多、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这个基本的判断决定了货币政策不宜轻易由偏紧走向扩张性的。但同时出现了一些局部性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在局部和结构上有所放松,这是有必要的。

      上海证券报:下半年人民币升值的方式和速度是否会出现变化?热钱流入的趋势是否将会发生改变?

      连平:人民币汇率要从多方面因素来看,从基本的因素看,一个国家的币值最终取决于其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我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10%的高速增长,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会改变。不过从短期来看,受国内外市场的综合影响,人民币可能有波动,有些时候波动的幅度可能还会比较大。

      种种迹象表明,热钱流入正在减缓。首先从国际市场来看,最近美元在升值,美国股市有回暖的端倪,这会促进资金的回流美国市场。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速在向下、股票持续低迷、房地产价格在回落,这些都对资金流入有负面影响。再看利率和汇率,虽然目前我国的利率比美国的利率要高,但已经没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放缓。因此总体来说,热钱流入的步伐会放缓。

      上海证券报: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正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压力,您认为今年商业银行的利润是否能够保持高速增长?

      连平:商业银行的盈利存在两方面因素即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目前商业银行不利因素不少,人民币升值带来汇兑损失、存款准备金上调使得商业银行低收益的资产增加、中长期存款的增加造成负债成本上升,这些都会对银行息差产生向下的拉动。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一些小企业、出口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将出现经营上的困难。这些信用风险可能转化为银行信贷成本的增加。但有利的方面也不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导致银行的息差呈扩大的趋势:加息的正面滞后效应集中显现、中长期贷款占比继续提高、贷款议价能力增强、货币市场利率抬高等等都会导致净息差水平小幅提升。其他有利因素包括:中间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资产质量继续小幅“双降”,拨备覆盖率继续稳步提高;所得税率降低、税前扣除范围扩大和成本收入比继续优化等等,也将支撑银行盈利继续大幅增长。总体来看,正面因素的影响大于负面因素,因而银行业整体业绩能够保持60%左右的高速增长。

      上海证券报:目前全国部分地方已经出现“断供”现象,您如何看待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连平:房地产对银行的影响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分析:房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以及银行的抵押品。在银行贷款的抵押品中,有60%多是房地产,今年全国的贷款余额到年中是28万亿,其中18万亿都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20%以内对银行基本上没有影响,因为抵押品在抵押给银行时都是按一定折扣抵押的;但如果房地产市场跌30%以上,压力就会显现出来。另外一块就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据统计截止到今年3月份,这类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是11%左右,从压力测试的角度来说,房地产价格下跌30%对商业银行这类资产质量的影响可能也是一个底线。第三块就是开发商贷款,目前这类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大约是7%;经过这两年银行不断压缩,留下的大都是规模较大,资质不错的开发商,但房价如果下跌30%以上同样会对这部分贷款带来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