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创业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创业板
    把握机遇 济南高新区初露“尖尖角”
    15克的人生
    “备课”创业板
    济南高新企业争先挂牌“新三板”
    6万元开辟“新大陆”
    资本市场仍神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6万元开辟“新大陆”
    2008年08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剑平
      济南高新区技术支撑平台走廊
      ——访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荆书典

      ⊙本报记者 朱剑平

      

      从只有6人、6万元创业经费起步,发展到今天拥有职工106人、注册资金2330万元,年营业收入5000多万元,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创业之路始于1993年。

      1982年,荆书典从当时的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济南自动化仪表厂,搞精密仪器设计。11年来,他当过工人、检验员,干过车间主任,最后“官”至副厂长。

      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负责技术管理的荆书典提出的许多创新想法都无法施展,非常苦闷。恰在此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像一缕春风,给痛苦彷徨的荆书典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1993年,已过而立之年的荆书典,在济南市解放路41号租了4间民房,踏上了创业之路。除了满腔激情,全部家当就是他和5位朋友凑的6万元。公司取“六”的大写“陆”字,名叫大陆机电研究所。

      公司开张后,租房,买办公设备,不到半年,6万元已用去大半,而此时公司的科技研发正处于攻坚阶段。

      “决不能半途而废。”荆书典毅然决定停发自己的工资,一停就是一年;为了节省开支,承揽的项目舍不得雇工,他每天一大早就骑自行车到工地,手捏冲击钻,装卸货物,腿肚子抽筋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累得连饭都不想吃……

      天道酬勤。4月的一天,突然有人找上门来:临沂一家工厂从意大利引进了一套二手设备,因为交接失误,导致系统密码缺失,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无法开启设备。

      这家工厂给了大陆机电5天时间。荆书典和同事们看着图纸和机器上的意大利文一头雾水,“马上叫人去新华书店买意大利语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翻译。”输入密码打开系统后才发现,设备电脑上的意大利语可以通过程序转换为英语……

      饿了就啃口随身带的干粮,困了就闭上眼打个盹。在车间里呆了96个小时,荆书典找到了故障点,把一枚芯片换掉,机器正常启动了。工厂最后付了5万元维修服务费,大陆机电掘到了第一桶金。

      一炮打响后,他们又陆续完成了济南新客站锅炉房电控系统和青岛天柱集团自备电厂锅炉的改造。大陆机电逐步摆脱了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在全省软件自动化控制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成为山东最大的光、机、电、软一体化集散地。短短10余年,大陆机电即占据山东热电市场40%的份额,并承担了科技部“数字化电厂”项目。

      2003年,荆书典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2002年,大陆机电投入2000多万,在济南高新区开建大陆机电园。当时正碰上政府查处土地征用问题,本该当年拿到的土地证没拿到,机电园第二年建成后房产证也无法按时到手。由于缺少两证,大陆机电无法进行抵押融资,陷入了巨大的资金短缺。“路是自己选的,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怨天尤人。”

      荆书典综合分析了发展前景、评估了盈利能力后,采取了限制合同签订、压缩合同数量等措施。大陆机电推掉了和华泰纸业集团签订的350万元合同。像这样推掉和退掉的合同,3年累计达9000多万。“千辛万苦拿来的订单拱手舍弃,心里非常痛苦,但再难也得讲诚信,接了单子如果做不了,就是砸企业的牌子。”

      令荆书典欣慰的是,由于从成立之初就重视信誉,大陆机电从2000年便从商业银行得到了50万的信任担保贷款。以后每年分别是100万、200万、300万、500万,最多的一年贷到了900万。2005年,大陆机电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土地证和房产证。苦苦支撑了3年后,公司走出寒冬,同时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段破茧成蝶般的经历,让荆书典深刻领会到,民营科技企业更要重视信誉建设,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不拖欠工程货款和建设用款,宁可收缩规模也不做影响信誉的事。

      荆书典是个务实严谨的人。大陆机电原来的经营项目中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建设、安防监控等,1999年以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网络建设做到了省内三强。后来,他放弃这些产业而专搞管控一体化系统。

      在他看来,大陆机电的发展要有策略,要有目标。开始时为了生存,尽可能多地承揽工程,把战线拉宽;当站住了脚,有了技术积累,便需要突出主项、收缩战线。即便有的项目还很有市场,该放弃的也必须主动、勇敢地放弃。因为只有收缩战线,才能集中力量在某一领域做精,只有做精才能做强;当企业在某一领域、专业做强后再次扩张,才能做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环保是当前社会的一大热点。大陆机电将测控技术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完成了“COD在线监测仪”、“污染源在线监测与监控系统”等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并开始推广应用。该公司成功研发出利用酸析木素复合新技术治理造纸黑液的新工艺,解决了麦草造纸污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走出了一条以废制废、变废为宝、彻底根治草浆污染。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非上市的科技型股份制中小企业被准许登陆三板市场,业内称之为“新三板”。2007年,济南高新区在园区内20家公司中进行遴选,最终推荐了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两家公司作为此次扩容的试点企业,大陆机电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大陆机电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在筹备“新三板”上市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