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原油稍获喘息 沪胶震荡走高
    国家启动新疆棉收储 期货市场反应平静
    粒粒皆辛苦 玉米“身价”细细算
    芝加哥玉米期货
    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扬
    吉林公主岭玉米丰收将成定局
    持仓下降 投机资金明显退出原油市场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持仓下降 投机资金明显退出原油市场
    2008年08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陈敏
      ⊙特约撰稿 陈敏

      

      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自7月11日创出147美元/桶的巅峰之后,回落了20%之多,近日受110美元支撑,止跌企稳。在前1个月的暴跌途中,无论是热带风暴可能造成的炼厂生产中断,还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武装冲突等,以往利多油价的事件接踵而至,却对价格的下跌如“螳臂当车”。在市场看空原油的气氛未散之时,高盛却认为原油价格在年底前仍能上升到149美元/桶,面对高盛这个“预测大师”, 市场似乎又陷入了迷茫和争论。

      首先,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去年10月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为每天210万桶,其中75万桶来自经合组织(OECD),133万桶来自新兴市场。但最新的月度报告中,IEA预测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将只增长80万桶,至8690万桶,明年增长幅度为90万桶。另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其7月能源月报中预测,2009年市场对于OPEC原油的需求将从今年的每日3195万桶下跌至3124万桶,这将是2002年以来对于OPEC原油需求首次出现显著下滑。

      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高油价对原油需求产生的抑制效果正日益显现,美国对石油的消费在减少。今年7月,美国汽油消费同比下降2.3%,航空燃油消费同比下降7.1%。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也在放缓,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0.4%,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1379万吨,较上月减少了7%,为7个月来的最低点,同时也是2005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中国的原油需求年底增长很可能放缓。需求因素的减少,不支持高企的油价。

      其次,为赢得总统大选,美国两党领导人都有意调控油价。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原本一路飙升的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并且在11月2日当天重新回到了每桶50美元以下,比此前创造的最高纪录下跌了6美元多。2006年美国中期大选,布什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来抑制油价,造成油价大幅回调,从2006年7月14日的78.4美元/桶下跌到2007年初的不到50美元,下跌幅度达37%。

      今年的“竞选优惠”再次出现。5月布什政府宣布停止战略原油储备,7月,布什要求国会解禁美国近海石油开采。而同样为了赢得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不仅改变了起初反对解禁美国近海石油开采的立场,甚至要求释放7000万桶战略原油储备来平抑油价。今年的7月11日油价创出147.27美元的历史高点后大幅回落。历史的重复出现让我们期待“竞选优惠”的再次到来。

      再次,上半年高油价成了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问题,美国国会、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等机构也开始调查是否存在操纵油价的行为,从而对投机资金形成较大的影响。从那时起基金不断减持多单,净多单由3月11日的11.33万手不断减少,到8月12日变成了净空单9130手;同时原油期货总持仓由3月11日的148.44万手减到8月12日的124.14万手。投机资金退出原油市场明显。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在美元持续反弹、投资者逐渐远离商品市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下,油价大幅上升的理由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