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宏观权限回归还是微观权限缺位?——析央行“三定”方案
    金牌效率与效率经济
    股价跌了,默多克减薪“谢罪”
    新媒体的奥运机遇与法律挑战
    哪种配料酿成了一杯致命鸡尾酒?
    通用巨亏 悍马窘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哪种配料酿成了一杯致命鸡尾酒?
    2008年08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俊辰
      李俊辰
      溯本清源,次贷危机是美国房贷领域个人/家庭信贷过度的直接恶果。更进一步看,美国长期持续的贸易、财政双赤字及经济的整体负债,必然导致其不可持续的结局,次贷危机及其后果只是已浮出水面的一个先兆。下一个危机可能来自负债透支已高达9000亿美元的个人信用卡。

      美联储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8月初的《金融时报》上撰文说,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结束之前,还将有更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倒闭。此次金融危机是“一个世纪只出现一两次的事件,深深植根于人们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担忧。”“可能还有一些陷于破产边缘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有赖政府出面解救。”只有等到房价趋于稳定,危机才会结束。强化政府监管的坏处大于好处,并不是解决危机的正确方法。他认为:“有人把监管看成是解决目前危机的有效方法,但从历史上看,监管从未能消除危机,因为这将压低全球股价。”

      格林斯潘担心本已对通胀焦虑不安的各国政府,可能会重新试图控制经济事务。如果上述情况普遍出现,全球化进程将出现倒退,付出可怕的代价。他在谈到英国北岩和美国贝尔斯登的例子时表示:“可能会有一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处于违约的边缘,最终将由政府解决。”格林斯潘表示,只有当美国房价开始走稳时,这种“资不抵债危机”才会结束。

      到“今年晚些时候”,格林斯潘表示,受压抑的新屋开工数,将转化为房屋完工数量的大幅下降,从而让“过剩库存迅速得到清理”。但这种情况的“前提是假设当前的住宅需求水平持续下去”。在决定在此期间金融体系保持得如何,能否安然渡过难关,以及各银行资产重组能力方面,能否获得足够资金,全球股市的表现将至关重要。而全球股价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是投资者对远期现金流的折现率,而这又取决于市场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程度。

      如何重建欧美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十分关键,因为纳税人正用自己的纳税在挽救着这些欧美国家的银行。格林斯潘的话正确与否我不想讨论,不过这位在美国金融业20年的“霸主”似乎欠缺一点歉意,而现在及时消失可能是他最好的选择。

      其实,三年前就有人警告全球经济有点失控。国际清算银行那时就表示在绝大多数国家,就金融安全而言,银行利率过低。

      包括中国在内经济不断提升的亚洲国家保持了货币的稳定,观察家们却看到欧美国家的房贷问题——初期的泡沫无处不在。2005年6月,国际清算银行就表示,大部分工业国的房屋市场有过热的征兆,但是,银行却被允许高杠杆效应投资,即负债对资产比率相对高出许多的投资,而这一切却有可能在没有证明的存贷吊绳上摇摇欲坠——最简单的一点是,我们无法忽略金融市场同时存在这太多的衍生品交易。

      遗憾的是,政府却正是这样做了——忽略了最明显的风险。目前,美国、中国的实际利率都为负,日本实际利率为正,但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日本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来源。尽管欧元区仍然保持正利率,但美国货币政策给欧元区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只要主要经济体之间无法协调货币政策,控制货币发行,全球性通货膨胀就在所难免。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决定,将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由1.25% 降至1%,创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美联储自2001年初美国陷入周期性衰退以来的第13次降息。经过此前的12次降息,美国联邦基金的短期利率已接近零利率,这意味着美联储手中掌握的利率杠杆这一宏观调控重要武器的可用“弹药”所剩无几。即便如此,美联储仍不惜动用最后几发“炮弹”。美联储孤注一掷实际上说明,美国经济仍在衰退的谷底徘徊,远未摆脱萧条困境。这就是2007年次贷爆发的明显诱因。

      从那时起,“祸根”就埋下了。美国的房屋屈服于投资者的狂热,循环在进行——西欧、波罗的海、地中海,甚至东欧。

      到底那一种配料导致了一杯致命的鸡尾酒?究竟为什么会导致次贷的错误?溯本清源,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房贷领域个人/家庭信贷过度的直接恶果。但是,更进一步看,美国长期持续的贸易、财政双赤字及经济的整体负债,必然导致其不可持续的结局,此次次贷危机及其后果只是已浮出水面的一个先兆。下一个危机可能来自负债透支已高达9000亿美元的个人信用卡。个人透支是否会动摇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呢?

      截至去年9月,美国累计贸易赤字已高达6.44万亿美元,是其GDP的 57%;累计财政赤字已高达6.25万亿美元,是其财政收入的2.8倍;累计个人负债已高达13.8万亿美元,是其国民收入的118%。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假定美国是我们地球村中的一个邻居家庭,其人口所占比例不到5%,但资源的消耗量却超过了25%。而且他花费了现有收入的近120%。在从1982年到2008年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负债增长了3倍!

      下一个30年,美国会怎么办?

      (作者系欧金伦敦投资有限公司特约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融资顾问,现居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