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认为,除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效应显现、物价涨幅逐月回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等原因外,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出现的消费结构升级,也成为拉动“消费马车”稳步快跑的强大动力。
这一点从数字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来自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食品类市场消费升级凸显,7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食品类零售额中,副食类销势超过粮油类。
具体而言,7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食品类零售额中,奶及奶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52亿元,仅次于肉类的2.68亿元,而其同比增长率最高,达到71.02%;家禽类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8.52%;蛋类和滋补食品类也分别增长25.01%和20.49%。炎炎夏日也带动饮料类商品的热销,实现零售额3.48亿元,同比增长46.43%。以液态奶、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固体饮料为主的饮料类产品销量也在食品类中高居榜首。
不仅如此,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7月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3%、27.5%和31.1%。其中化妆品类增长31.8%,金银珠宝类增长43.6%,汽车类增长2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5.2%。
分析其结构不难发现,在增长较快的社会消费品中,穿、用等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品增长速度高于作为生存型消费品的食品。而金银珠宝、化妆品、石油制品、汽车等消费品的高速增长,也说明我国目前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消费增长动力强劲。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带动下,在可预期的未来5至10年,商业零售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宋则表示,要抓住消费结构升级的商机,就要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规范、净化消费市场,惩治商业欺诈,强化“诚信促销”。
他建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开发、规范旅游消费和餐饮消费;满足儿童群体、青少年群体、中老年群体、女性群体、残疾人群体等各具特点的消费需求;在降低商品房虚高房价的同时,尽快改变“重建房、售房,轻居住环境、卫生条件”的倾向;在鼓励私人购车的同时,解决交通拥堵、停车无位、手续繁杂、养护麻烦、车辆失窃等问题;在中西部农村,要解决供电质量不高、电价贵、电视信号不强、清洁水源匮乏、运输路途遥远、售后服务无保障等困难,为普及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创造基础条件。
今后,各地应抓住休假制度调整的商机,促进节假日消费,突出“清明祭祖”“端午纪念”“中秋团圆”等特色,开展民族风俗消费等创意商务活动。同时,要继续规范零供交易秩序,严厉打击市场上串通定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打破存在于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垄断及地区封锁,鼓励和扶持中小零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