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8 年 8 月 2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大智慧封面
    下一版  
    pdf
     
     
      | 1版:大智慧封面
    股市会在绝望中否极泰来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股市活跃是提振经济信心的关键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8年08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伟
      

      “救市”诸方案及效果之预判

      李志林(忠言)

      自去年10月从6124点开跌以来,跌势一路蔓延至4000点、3000点、2500点,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呼吁救市,认为前两年扩容15倍和大小非减持的压力是大跌的实质性原因。上周末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市场七大热点问题时对这两大症结有所表示,于是就有了本周三市场在“五大救市利好”传言刺激下引发上涨幅度为7.63%的长阳,这表明随着股市跌幅的加大,有关部门出手救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现在市场关注的焦点是:有关部门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案、以什么样的力度来救市,以便预判救市的不同效果,防止股市再度陷入困局。作为管理层,必须在出台救市方案之前充分征求市场意见,对救市方案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论证和预判。

      预判之一:暂缓大盘股发行上市,对大小非减持引入二次发售机制。这虽然比大宗交易机制又前进了一步,但仍然是仅推迟减持的时间而不改变供求关系的措施,至多只能形成一次冲击2700点—2800点的反弹。

      预判之二:在第一种方案基础上,再加上融资融券、降低印花税率、引进中长线机构投资者。但其利好力度依然有限,至多能冲击3000点。因为目前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做多的信心。

      预判之三:在前两种方案的基础上,对新老划断后上市新股的大小非解禁期重新界定为3年至5年。今后发行的新股,除了有大非存在,小非一律缩股,与新股同时流通,不再增加新的历史遗留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产生上涨1000点的中级反弹行情(即3200点—3300点)。

      预判之四:在前三种方案的基础上,再推出平准基金。从有关部门人士本周四关于 “平准基金短期难推”的表态中可以看出,平准基金正在酝酿之中,中期很有可能推出,抑或当股指跌破2245点直奔2000点、跌幅高达三分之二时有可能推出。若此,反弹就有可能冲向3500点以上。因为只有当平准基金入市,才会切身感受到高速扩容和大小非减持之痛,才会真正下决心向有违“三公”的种种股市问题开刀,中国股市才有可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切实得到保障。

      当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高度评价、世界普遍看好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时,人们有理由相信,功成名就、信心满满的中国政府和股市管理部门一定不会任凭股市继续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伤害实体经济,以实质性举措出手救市应在情理之中。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低位井喷带来的启示

      王利敏

      大盘持续出现地量后,在股指已逼近2245点上轮牛市高点之后,在众多投资者几近绝望后,本周三A股市场突然出现年内仅次于“4·24”、“2·4”、涨幅在7%以上的井喷走势。周三的井喷看似偶然,其实早有端倪,关键是你有没有密切关注近期的市场。

      与前两次井喷不同,周三的井喷并没有类似新基金重新开闸或印花税率大幅降低那样的重量级利好。当天的所谓利好,一是某外资机构一篇关于中国政府未来将斥资数千亿元刺激国内经济的投资报告;二是市场关于大小非解禁将通过类似于IPO由券商承销的传闻。坦率地说,如此强劲的井喷仅仅因为两则传闻而爆发,其理由无论如何是不充分的。

      笔者认为,正像前段时间大盘每次暴跌总能找出不少理由一样,上述所谓利多说到底还是市场人士为井喷寻找原因的结果,本次井喷的动因其实应该更多地从内在因素上寻找。

      首先,我们来看看近日市场的几个怪现象。第一,大盘多次走出与美股等周边市场截然相反的走势。本周一,在上周五美股小涨、油价下跌的情况下,A股出现大跌;第二,与前几次大盘下跌与基金不断同步减仓不一样,这一次是大盘不断下跌,基金不断买进;第三,本周的“黑色星期一”有点蹊跷,在上周末证监会回应股市七大热点问题、再度打出利好组合拳的情况下,股市反而暴跌130点。市场该涨不涨、该跌不跌,主力有意掌控、打压股指的迹象非常明显。

      其次,就市场本身而言,已经具有极强的反弹要求,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大盘从6124点持续下跌到2284点,跌幅高达62.7%,明显处于“跌过头”的阶段,随时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二是大盘近日连连顶住大小非解禁压力,中信证券非常强势,宝钢股份也没有大幅下跌,表明市场抗压能力已大大增强。市场之所以能如此,很大程度上在于市场总体市盈率已低于上一轮熊市998点时;三是大盘近来屡屡出现地量,既表明投资者的抛售、割肉意愿极为淡薄,也显示出“地量见地价”的市场规律。既然买盘稀少,只要有一些买盘便能迅速推高大盘。

      所以说,大盘其实已经到了随时都会上涨、大涨的时刻,只要有机构带头打响“第一枪”,反弹行情便会“揭竿而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周三的井喷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井喷是必然的,而出现在哪一天可能是偶然的。

      到本周五为止,井喷后的大盘仍处于回落中,但如果把它看成是大盘触底大反弹的一次预演,也许会给我们不少启示。启示一是,随着大盘进入“跌过头”的阶段,不要再轻易割肉,否则很可能会割到地板上;启示二是,保持清醒,不要盲目追涨杀跌。据了解,有些股民因为轻信2245点必破无疑,所以当大盘跌破2300点时忍痛割肉,但到了周三大盘井喷到2500点上方时又全线杀入,结果是正反两个耳光;启示三是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在目前这个点位,一是不要完全空仓,二是应该预选好股票,以免一旦行情来临手忙脚乱,错过机会。

      由于大盘处于底部区域,由于市场进入消息敏感阶段,低位井喷的频率很可能会加大。对于理性的投资者而言,理应随时准备着,因为机会只青睐时刻准备着的人们。(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

      大小非压力化解程度决定反弹高度

      陆水旗(阿琪)

      本周二晚间,一夜之间突然冒出“五大利好”,引发本周三大盘大幅反弹。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五大利好”还处于虚拟阶段,但周三借助于“虚拟利好”的大幅反弹至少确认了以下几点:一是2300点以下是市场难以容忍的区域,人心思涨,已经到“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程度,在技术上也已经接近调整幅度的极限,大阳线行情基本确认了中期底部,反弹将在此区域内形成;二是从上周末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披露的内容看,基本上确认了政策面正在从之前的务虚阶段转入务实阶段,奥运之后陆续推出一些人们所期望的实质性利好措施将不再是奢望;三是经过周三大阳线的“壮胆”之后,大盘有望进入反弹轨道中。

      从目前看,人们曾为之悲观的宏观经济与公司基本面形势正在“阴转晴”。由于权重最大的食品价格已经企稳,CPI已无力再上涨。随着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石油、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全球需求萎缩的背景下继续疲软,PPI也难以进一步飙升。如果后期国际油价能回落到100美元/桶以下,即使我国继续调整能源品价格,对PPI的影响也已不大。因此,从第四季度开始通胀压力将会明显消退,宏观调控基调中“一保一控”的“一控”的经济背景将不复存在,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会倾向于“一保”。如此,非但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得到放松,一些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也有望得到落实,企业的经营困境将明显改善。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新的基本认识——宏观经济和企业利润增长率将从第四季度开始平稳回升。此外,笔者注意到,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率的基数明显有所降低,这意味着今年第三季度的公司盈利增长率、市场一致性预期将会出现一个低谷并形成拐点。

      在以上基本面背景下,对于市场目前虚拟的若干潜在利好,笔者其实只关注一条:将以怎样的措施来化解大小非这个行情的枷锁?因为,只要经济与公司基本面好转,其他利好都是次要因素。如果大小非解禁的压力不解除,即使基本面有所好转,股市也难以有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目前行情因基本面形势好转而形成反弹势头之后,对大小非压力化解的程度将直接决定反弹的高度。

      大小非的行为特点是“越是恐慌越要抛,越不让抛越要抛”。虽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披露,拟针对解禁大小非减持出台新的限制和监控措施,但现在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应该赶快把这些措施公布并落实,单有“说法”,没有“做法”,无疑是在提前通知大小非现在快跑。当然,即将公布和实施的大小非减持新限制越是严实,反弹就会越有力度。(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失望与希望

      文兴

      股市魅力无穷,让人爱也让人恨,在一部分人恨的同时,也会有另一部分人爱。比如股价的下跌对持有这只股票的人而言是亏钱的坏事,但对计划买它的人而言就是好事,是“少花钱多办事”的大好事。目前很有必要分析一下市场情况,谁有钱谁没有钱,这对出台后续举措大有讲究。

      其实,股价下跌,最感兴趣的应该是产业资本,它们等待的收购兼并机会就会来临,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开放,国际资本大鳄还无法自由进出,不然的话,股价低迷绝对对它们具有吸引力。

      不过这次激发行情的“利多”消息也有忽悠的成分,传播途径是“出口转内销”,激动之后回复平静,但这也让人们看清楚股市行情并非不可逆转,而是怎么针对性地“施救”。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有关中国政府将投入2000亿至4000亿元刺激国内经济的“报告”成为投资者热议的话题,大大影响了股市走势,其关键在于抓住了“刺激国内经济”这一点,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也是有可能实施的。报告的撰写者龚方雄本人就该报告回应有关媒体时表示,他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外汇储备的问题并引用了本地经济学者的观点,认为政府应把出售美元资产所获得的资金用于中国内地,投资于基建工程及社会事业以刺激消费,同时也可将这些钱建立市场平准基金,以维持A股市场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行情的发展是耐人寻味的,之前的“俯卧撑”忽然变成剧烈震荡,有自身的规律,也有忽悠的成分,人们这几天看到不少就股市论股市的观点,怎么充满希望,就怎么充满失望。不过,总是失望,可能离希望就很近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应用了很多中国文化的成分,给世人以惊喜。对中国文化在股市上的运用,笔者认为首推阴阳太极鱼,它特别适用于中国股市。

      阴阳鱼互纠,阳盛阴至,阴盛阳起。鱼眼的含义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像极了我们的证券市场,不过要提醒一句,就如李嘉诚所说的那样,近日市场传出的将推出救市措施的传言,令股市大起大落,李嘉诚表示,如果有人利用消息在股市获利就是“罪过”。他认为股市应该反映经济实际情况,投资者应自负其责,依靠政府救市是不切实际的。

      套用中医的说法,对股市必须辨证施救,经济是本而股市是表,如果要救市的话,只有由本及表才能奏效,这次“8·20”长阳也是借这点出现的。(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理性预期与一致预期

      周贵银

      有人说中国股市投机盛行,难道美国股市中就没有投机吗?肯定有,如果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成交。如果投资者都能作出理性的决定,就不可能出现分歧,股价走势应该是一条横线。所以,理性预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投机也是股市发展的前提之一。

      不少投资者后悔年初没早些减仓,抄底抄在山腰上的机构也成为市场嘲笑的对象,但细想一下,如果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知道今年股市会大跌,市场会如何运行呢?

      这使笔者想起一个关于海盗的故事。50名海盗在海上漂泊多年,积累了很多宝藏,有一天,船长提议分掉宝藏散伙,他说分配方案如下:所有海盗按顺序排列,第一个海盗提出方案,由后面的海盗表决,如果多数同意,则按这个方案执行,如果不同意,提方案的海盗就得被扔进大海,以此类推。这样看来,排在第一位的海盗船长处境最为危险,他可能最先被扔进大海。如果船长提出的方案被否决,排在第二位的海盗则成了最危险的人,如果他的方案被否决,后面的海盗会希望他也被扔进大海,以便自己多分些宝藏。最后一名海盗无论别人提什么方案,他都反对,因为前面的海盗都被扔进大海的话,所有的宝藏就是他的了。

      根据这样的逻辑,最后的答案是船长提出一个自己拿走所有宝藏的方案,除了最后一名海盗之外,其他海盗都投了赞成票——因为第二名海盗怕船长被扔下海后,下一个会轮到自己,所以赞成,而第三、第四……直到第四十九位的想法都一样。这个故事讲的是理性预期,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预期的话,股市是不会偏离合理估值的,也就是说,如果年初大家都理性预期股市会跌到2500点下方,股市就会天天无量跌停……

      根据这个逻辑,也许若干年以后回过头看这两年多来股市的涨跌,心态会很平和——如果投资者都是理性的,股市是不会偏离合理估值的,去年也不会涨得那么多。今年估值的回归虽然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并不完全是坏事。股市的估值本来就在上下波动,估值低反而增加了未来的收益。对价值投资者来说,2500点以下,股票的安全边际就像退潮的沙滩一样越来越宽。

      当然,市场虽然不能形成绝对的理性预期,但可以形成相对的理性预期。比如,指数跌到一定的程度后,成交量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预期一致的人多了,再过一段时间,指数在成交量很少的情况下上涨了,这是理性预期股市不会再跌而会涨的人占了多数所导致的。股票价格越来越低,卖出的人会越来越少,成交量变小。但有一点大家不要误会,不要以为成交量小就一定是理性的,那只是预期趋于一致,不代表这种预期就是理性的,所以要区分理性预期和一致预期的本质区别。

      (本文作者为上海智博方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