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奥运财经
  • A4:奥运财经
  • A5:股民学校
  • A6:奥运财经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大全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8 月 2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奥运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奥运财经
    “绿色奥运”将成为中国绿色GDP增长起点(上接A3版)
    科技
    奥运 上市公司大秀技术实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绿色奥运”将成为中国绿色GDP增长起点(上接A3版)
    2008年08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绿色奥运”将成为中国绿色GDP增长起点

      (上接A3版)

      

      短期影响

      可能出现局部小转折

      记者:奥运后中国经济是否将面临转折?

      方福前:大的转折不会有,局部的小转折可能会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奥运后,如果措施不到位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奥运场馆和基础设施利用不足甚至闲置,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给北京市和其他协办城市的财政造成负担。因为如果场馆经营收入不足以承担场馆维持费,就可能需要政府进行财政补贴。雅典奥运会之后,由于资金问题和产权纠纷,致使奥运场馆在奥运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除了奥运会主会场和足球场时常有活动外,其他场馆基本处于停封状态,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源闲置。

      二是奥运会结束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尤其是消费需求会比奥运会期间减少很多。这些都是局部和暂时的影响,不会对北京和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造成大的影响。但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涨跌的大幅波动对经济运行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出台相关措施来减小这些不利影响,例如通过上新投资项目、拓宽投资渠道,来保持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通过扩大旅游、举办国际会议、专项运动会和会展,来有效利用奥运场馆,扩大消费需求。

      要避免出现“奥运分水岭”的问题,我认为,在奥运会结束后,我们的管理者在思维和管理模式上要有一个转型,由筹办举办奥运会期间的组织者、建设者转变为奥运场馆和奥运遗产的经营者、管理者,这样才能适应奥运会结束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轰轰烈烈的奥运会闭幕以后,如何长期可持续利用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在后奥运时代,我们的管理者应当具备更多更高水平的市场化运作、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应当有国际化的视野、适应全球化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建设奥运和有效利用奥运遗产,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来指导工作。

      剧锦文:据统计,在过去11次奥运会,主办国在办完奥运后,经济出现大幅衰退的有八次。比较显著的有1988年汉城奥运(首尔)、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2004年雅典奥运。

      但是,所谓的“奥运泡沫”与主办国经济规模大小有密切关系。经济规模愈小,症候群愈大。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当年美国经济就有显著成长;而2004年的雅典奥运,因为希腊是小国,不足以负荷奥运开支,奥运后,希腊经济调整了很多年。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奥运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奥运泡沫”之说有点言重了。

      但是,这次奥运是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累积出来的经济能量的释放,中国挟举国之力要办好奥运,在一切为奥运的前提下,中国经济也来到一个重大的多空转折点,中国的产业结构会出现一次大洗牌。

      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即使在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出现转折,那也只是一种巧合,而绝非一种严格的逻辑关系。

      卢洪友:我认为,奥运会对经济最主要的直接影响,并非对服务业的刺激,而是对经济活动的暂时性抑制。为了保障“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顺利展开,很多经济活动停止下来了。北京周边地区的许多工厂已经停工,以减少对北京环境的污染;政府收紧了对外国人入境签证的发放;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安全检查也已经升级;近至渤海湾、远至长三角的一些企业给奥运让电。可以预见的是,在第三季度,奥运不但不会使经济加速,反而可能令经济疲软,从而加剧已经出现的减速过程。这也许是中国特殊的奥运经济效应。

      但是到了四季度,随着与奥运相关的管制取消,以及最近实施的宏观微调政策开始发生影响,经济活动可能会出现适度反弹。也就是说,奥运会后,中国经济非但不会下滑,反而会有提升。

      

      长期影响

      中国绿色GDP增长的起点

      记者: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

      卢洪友: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实际上,奥运向来是环保科技的演练场,许多环保理念在城市绿化、场馆建设、人员培训等奥运申办和举办的过程中深深植根于主办国的人民心里。

      从开幕式上的环保烟花,到开幕式垃圾八成以上得到回收利用,从用再生纸制作的垃圾筒现身赛场到800多万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再到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工程使奥运村实现了制冷、供暖零排放、无污染,“绿色奥运”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同时也为众多关注环保节能的企业提供了展现的舞台。

      奥运搭台,环保唱戏。我们很难想象,烟花、胶水、纸箱这些普普通通的物件也能从奥运经济中分到一杯羹,但在“绿色奥运”主题的倡导下,这些厂商的环保牌却收到奇效,在本届奥运会比赛场馆和办公场馆华丽现身,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让我再次想起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国际部主任苏凡的一句话——综观世界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政府总是在对环保产业起着最直接的推动效果,最常见的例子如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往往一个条文的增补就能激活一个行业的未来。而奥运会正是中国政府推动环保产业的契机。不难想象,奥运会之后,政府会给环保产业更多的推动,从而改善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可以说,“绿色奥运”将成为中国绿色GDP增长的起点。

      林显鹏:奥运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并创造了新活力,也带来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素质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诸多辐射作用,而新增长点和新产业正在酝酿和培育过程中。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升。2008年奥运会,无论是主办城市北京,还是其它赛区城市,为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城市改造力度,进而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二是奥运会筹办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三次产业实现合理和均衡的发展。以北京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从2002年的61.3%提升到73%。2006年和2007年,北京分别完成降低能耗5.25%和5.11%,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奥运让世界充分了解真实的中国,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四是奥运为中国自主品牌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促进了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

      剧锦文:奥运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因奥运会获得的社会资本会长期发挥作用。中国人会更加认同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这包括体育的规则和惯例。中国人会持有更开放的态度和自信,也会深受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鼓舞。

      因为奥运,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注意力检视中国。这其中出现了一些令人不舒服的杂音,但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世界这么大,若是只有一种声音,才会令人惊讶。批评——有时甚至是恶意的批评——是一个迅速崛起的超级大国所必须面对和习惯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对中国越来越了解,中国也变得越来越开放,这也许就是当时决定申办奥运会的初衷。因此,有人说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重新跻身世界强国行列的成人礼,有其道理。

      

      收益

      不能单单算经济账

      记者:中国从奥运会赚到多少钱?

      林显鹏:北京奥运会20亿美元,场馆建设297亿人民币,后来有一个瘦身运动,前段时间奥组委发言人对外公布是130亿,据我分析,144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环保、网络信息技术投入加起来2500多亿,所有加起来2800亿左右。主要来自中国政府的投入,企业和国际奥组委也会有一部分,主要是市场开发的分成。鸟巢企业投资在42%,来自国有企业,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来自政府。

      要讨论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收益的影响,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区域,尤其在北京,可能更清楚一些。首先,投资拉动GDP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多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的,奥运会投资达2800亿,固定资产投入很大,如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发改委曾经做过一个研究,结果显示,从2002年至2008年,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每年拉动北京GDP增长0.3个百分点。北京市有1200多万人口,悉尼奥运会举办国澳大利亚全国人口才1600万。

      此外,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存在一个乘数效应,乘数效应可以使初始效应扩大化。产业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通过投入产出链,产生派生性经济影响。派生效应的大小跟国家规模和发达程度是相关的,不发达地区派生影响更大,不发达国家受投资影响大一些,而发达国家各方面比较成熟,拉动整体经济的派生效应较小。

      奥运会对旅游有一个拉动,北京1300多亿人民币。我们认为奥运对北京整体经济影响从2002年到2010年应该是6000亿。

      卢洪友:就经济收益而言,我认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站在组委会的角度,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是赚的,也就是说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和运营支出绝不会赔,包括北京奥运会。因为北京奥组委有多方面的资金来源,国际奥委会给北京奥组委的经费,首先是电视转播权的分成,还有奥运TOP赞助计划的分成。“TOP计划”代表着国际奥委会全球最高级别的合作伙伴,因此也称为顶级赞助商,它向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提供资金支持,是目前国际体育市场开发最成功的项目。电视转播权的分成,北京奥组委是49%,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给国际奥委会的收入是16.73亿,将近一半分给了北京奥组委。“TOP计划”赞助商给奥委会将近7亿多美元,37%给北京奥组委,加起来北京奥组委从国际奥委会拿到10亿至11亿美元。剩下就是自己的市场开发,我个人研究得出结论,北京奥组委不会赔钱。

      但是,如果站在主办城市的角度,把所有的投入加在一块,跟收入相比较,绝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赚钱,除了美国以外。美国的洛杉矶和亚特兰大,这两个城市奥运会是由私人机构提供支持的,以赢利为目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少,场馆也多数是改建,没有像我国水立方、鸟巢和奥林匹克公园这样大的投入。经济效益对他们而言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我认为,奥运会除了直观的可以计量的收入和支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点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就是办奥运会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对我国在世界各国被认可度的提升。以开幕式为例,全世界人民充分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是花多少亿美元所能换来的,这种价值也不是货币所能衡量的。拿多少广告费也不能作出这么好的一个广告。尤其是我国面对的舆论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面临负面报道。而对奥运会开幕式,各国媒体是异口同声的赞美之词。中国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友善。这个既是经济的收益,也是社会和文化的收益。

      研究奥运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仅仅从各项经济指标来分析,是不全面的,甚至说是错误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占奥运投入很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的投入,是我们本来就需要投入的项目,奥运只不过是把我们的规划提前,这些设施还将长期为城市运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