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圆桌
  • B7:中国融资
  • B8:特别报道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3:产权信息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C153:信息披露
  • C154:信息披露
  • C155:信息披露
  • C156:信息披露
  • C157:信息披露
  • C160:信息披露
  • C158:信息披露
  • C159:信息披露
  • C163:信息披露
  • C162:信息披露
  • C161:信息披露
  • C170:信息披露
  • C169:信息披露
  • C167:信息披露
  • C165:信息披露
  • C164:信息披露
  • C166:信息披露
  • C168:信息披露
  • C180:信息披露
  • C179:信息披露
  • C178:信息披露
  • C177:信息披露
  • C176:信息披露
  • C175:信息披露
  • C174:信息披露
  • C173:信息披露
  • C172:信息披露
  • C171: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上证所债市周评(8月18日-8月22日)
    欧元可成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新突破口
    一切看美元脸色?
    英镑兑美元跌至两年低点
    7月银行间债券指数
    止跌回升
    人民币汇率回落40个基点
    今日发行500亿央票
    调查:债券“牛市”还是“牛皮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调查:债券“牛市”还是“牛皮市”
    2008年08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秦媛娜
      ⊙本报记者 秦媛娜

      

      7月底开始的债市反弹行情还在延续,但是还能持续多久?未来债市将迎来趋势性的牛市,还是本轮反弹仅昙花一现、市场仍将在宽幅区间内震荡?本报就此问题展开了一个小型调查,共有来自银行、农信社、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的15位交易员、分析师发表了看法。

      从反馈结果来看,超过8成投资者对市场的走势仍持较为谨慎的看法,认为本轮反弹并非趋势性的。因为未来资源价格调整可能带来物价压力释放、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仍有不确定性,多数人在面对“谜团”的时候选择认为未来收益率走势仍不明朗,有3位明确表示甚至还有回升压力,与之势均力敌,另有3位认为收益率继续下行。

      而从机构性质来看,被调查者的投票倾向并无明显的机构分化,没有出现同类机构判断趋同的情况。

      我们的问题设计是:对于未来债券市场的走势,以下三种描述哪一个最接近你的判断?

      第一种,“胀”已经明显让位于“滞”,紧缩性货币政策已经“名存实亡”,并可能逐步淡出。未来债券市场可能会经历收益率小幅下行、小幅盘整、继续小幅下行的过程。

      第二种,“胀”已经开始让位于“滞”,紧缩性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一段时间,未来如何演绎仍存很大不确定性。未来收益率如何走的仍然方向不明。

      第三种,“滞”与“胀”至少在未来1-2年内会并存,紧缩性货币政策仍将维持较长时间。受资源价格改革及流动性的不确定影响,未来收益率仍然面临大幅回升的压力,并可能回至前期较高水平。

      

      悲观派

      对于最悲观的判断,即第三种观点,共有3位明确赞同,还有多位选择第二种观点的投资者表示未来走势不明朗,收益率出现回升也不是没有可能。

      持债市仍有下跌之虞观点的投资者最担心的是通胀风险、政策风险和资金面风险。“债市利率主要看央行的利率指挥棒走,现在央行‘刀枪入库、自废武功’,所以债市可以阶段性走强。但也正因为央行‘自废武功’,投资膨胀和物价反弹可能卷土重来,到时央行再重提紧缩,债市便活跃到头。”国泰君安证券的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林朝晖这样解释他的理由。

      他所说的“重提紧缩”,事实上就包括西安商业银行的分析师胡文斌所担心的——“央行货币回笼的力度会一直保持温和吗?”

      谨慎派

      调查结果显示最集中的被选项是相对较为中庸的第二种结论,即债市未来走势仍不明朗。按照兴业银行分析师徐寒飞的说法,当前债券市场可能并非“牛市”,而是“牛皮市”,将在一个较宽的区间内波动。

      至于原因,大家的看法也和选择第三种判断的投资者大同小异,只是后者可能相对更悲观一些。物价走势还不确定、奥运之后如果能源价格再调整会对通胀构成压力、外汇占款高增长的不可持续不利于资金面等,这些都是促使他们认同“牛皮市”观点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有4位投资者都提到了CPI增速和债券收益率不相称的问题。他们认为,2007年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率快速抬升,今年最高时到8%以上,这期间债市虽然下跌,但是债券的收益率却始终在CPI增速以下,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反映出物价和基本面给利率产品的压力,负利率的存在让市场没有坚实的上涨基础。形象得说,就是“熊市没有熊透”,结果让牛市也牛不起来,一位基金经理这样总结。

      另外一位更是认为,“即使CPI回落到5%,债券5%的相对投资价值只是正常回归;或者,让现在仅有4%-5%利率的债券收益率继续抬升,达到和CPI相同的水平。”他预测,明年的债市行情仍是震荡,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可能不大。

      

      乐观派

      至于对债市判断最乐观的那一部分投资者,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基于经济基本面。“未来央行降息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不是没有可能,”一位国有大行交易员认为,“现在全球处于滞涨阶段,而滞涨一般处于经济周期的末端,收益率平坦化以及下行是必然趋势。”

      有趣的是,有一些人在选择第二或第三种观点的同时,还增加了“长期看第一种情况也有可能”的补充说明。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屈庆说:“今年内是第一种情况,明年是第二种。”另一位国有大行的交易员也认为,短期内市场利率会反弹,但利率均衡水平长期看降。

      另外,货币经纪公司一位经纪人还提供了一条消息:最近一年定期存款基准的浮动利率债券卖盘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有利率下调的预期,”他说。如果市场的确是在反映这样的预期,那么无疑是在为乐观派的判断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