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文
纷纷扰扰数个月后,富国“换帅”的尘埃最终于日前落定。
然而,最终结果的出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在此前的几个月间,有关这个事件的起因、过程乃至最终结果已通过种种渠道亮相在投资者眼前。虽然没有任何一字公告,但是,整个事件的前后始末,已经是整个市场“人人皆知的秘密”。
与已经没有意外的结果相比,整个事件的过程反而值得关注,令人深思。
在整个事件进行的几个月中,尽管有两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高管变动深涉其中,但涉及公司在这期间却一直保持缄默,没有正式信息公告。虽然众所周知,公司的总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必须披露的重大事项。
而据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的信息披露“时滞”仍将延续。根据此前其他媒体报道,“由于基金公司高管离任后3个月静默期的有关规定,就任基金公司总经理一事,还需等待3个月后才能履行任命程序。”另外,相关公司的其他高管任职资格也需要报批核准后,才能予以公告,这同样需要时间。
因此,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周甚至几周内,关于富国基金选聘的“新班底”,我们仍然难以从官方渠道获得正式信息。而类似的“时滞”情况在此前多家基金公司高管变更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在此之前的几起基金公司股权变更中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高层变动、股权变更、公司关键岗位人士离任和就任,无疑都是基金持有人关心的事情,也对基金持有人的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那么为什么相关信息的披露却经常有“时滞”的情况出现呢?其原因又何在呢?
来自业界的信息是,造成时滞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有意不作为。众所周知,更换公司高层乃至股东股权变更。其实际主导权在于公司股东甚至由股东背后的机构主导。若上述机构或“幕后操盘者”不愿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则基金公司经营层“代为披露”难度较大,最终出现信息披露滞后。
第二、高管变更和聘任的环节增多、时间拉长。比如,此次富国基金总经理由地方金融工委主导,并采用了竞聘机制,层层环节进展后,实际聘任时间拉长至半年之久,这客观上使得信息披露的压力增大,投资者面临更长的信息不确定期。
第三、相关信息披露前、公司必须履行一定的表决、报批手续,这也需要时间。
一些市场人士建议,考虑到目前基金公司高管变更操作周期较长、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现实,对于基金公司高管变更等重大事项,不妨引入“预披露”制度——即只要有关方面形成一致意向,公司即应该第一时间予以披露,并对此后的报批核准等进展做持续披露。另外,对于涉及重大事项、并引发市场关注的传言,基金公司亦有第一时间予以求证并公告的义务。
上述安排不仅有助于市场信息披露及时、公平,维护基金持有人应有的知情权。也避免了投资者无端猜测、以讹传讹,引发基金公司经营波动甚至风险事件的可能,最终不仅保护投资者,也是对整个行业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