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节
市场风云真是变幻莫测,永远都让人头晕目眩。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化,全球经济形势波诡云谲,国际金融市场也已悄然生变。伴随着美元急升,商品价格暴跌,8月份的全球金融市场一片萧瑟。尽管美国经济大幅降温早在市场预期之中,但日本、欧元区以及一些之前被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也都公布经济增长罕见放缓甚至是多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着实让上半年急速上涨的商品市场措手不及,不得不以暴跌的价格走势来迎接可能将至的全球经济需求的大幅减少。
难道引领全球通胀的商品价格就此止步,200美元的原油、10000美元的伦铜、2000美元的黄金就此宣告只会是神话?今年上半年一直被全球通胀压制的全球股市就此开始走牛?笔者认为,要想弄清楚商品市场和全球股市的走向,我们首先必须分析清楚美元中期反弹趋势是否已经确立。
自7月中旬以来,美元突然持续走强,8月8日更创下8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对欧元),涨幅接近2%。8月的前半个月,美元指数出现了连续11个交易日的上涨,创下8个月以来最高收盘价77.26,但8月19日美元指数再创新高77.41的新高。欧元对美元也跌至半年来低点,20日收盘,欧元对美元报1.48附近,而7月中旬还曾突破1.60。英镑对美元则连跌11天,在跌至近两年低点的同时,也创下至少37年来最长连续下跌纪录。
对于美元的长期走势,笔者对瑞士信贷陶冬先生的“七年之痒”论比较认可。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元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元几乎每隔7年就会有一轮大涨大跌。美元的上一轮顶部出现在2001年底到2002年初,按此推算,美元在今年底或是明年初出现大反弹的可能性完全存在。目前,美元如果要不是已经见底,就是会在未来几个月中真正见底,开始一轮长达几年的全面反弹。
但同时我们也该注意到,尽管7月份美国的贸易赤字因为出口额创出近四年半来最大涨幅,而使贸易逆差缩减4.1%,至567.7亿美元,但是财政赤字仍在高位,为1028亿美元,同比上升182%。这组贸易与财政双赤字唤起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关注及担忧。所以,整体来看,美元的强劲反弹,是在美国巨额“双赤字”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一基本面不改变,决定了美元仍会不断地下跌,当前的反弹或许只是美元不断贬值中的插曲。
目前,美国政界和学术界甚是担忧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尽管美国劳工部8月19日的报告显示,因能源成本飙升已经累及包括汽车、处方药和资本设备在内的其他产品价格,7月PPI年率上升9.8%,意外刷新27年最高,CPI年率大增5.6%,远高于美联储1.5%至2%的目标上限。但是,对经济前景的担忧让美联储难以果断加息。目前市场普遍预计联储将维持2%的利率水平至2009年。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美元短期内仍将维持下跌趋势,中期趋势还很难说已完全确立,其后续走势仍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全球通胀的形势更是不能因为商品市场的暂时性回调,而断言物价上行压力不复存在。实际上,这一轮全球性通胀的深层次原因,是1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矛盾未能彻底解决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简单讲,是全球化因素和美元因素。这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纯粹由石油供给短缺引起的全球物价上涨原因不完全相同。在全球化红利濒临终结、美元中期反转趋势并未确立的情况下,全球通胀也就不可能就此消失。商品牛市的格局也更不会因为美元的偶然反弹而出现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