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时事
  • 8: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货币债券
  • A3:期货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半年报特刊
  • B2:半年报特刊
  • B3:半年报特刊
  • B4:半年报特刊
  • B5:上市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信息大全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2008 年 8 月 2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货币债券
    连续上涨一月 债市未来走向悬疑
    美元承压下滑
    公开市场操作定调温和
    别让公司债变鸡肋
    人民币反弹89个基点
    中小银行债券业务如何规避市场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续上涨一月 债市未来走向悬疑
    2008年08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秦媛娜
      ⊙本报记者 秦媛娜

      

      昨日,债市又以飘红的走势收盘,剩余期限3年左右的国债、金融债成为交投热点。而今日,又是8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结束8月的步步高之后,下一步市场将如何走向、是难以为继,还是好戏才开场?

      延续多日的涨势,昨日银行间债市又呈现出债券价格涨、收益率跌的情形,其中最为惹眼的是剩余期限在2-3年左右的债券。

      以国债0804为例,这只券剩余期限为2.6年,在半个月前的成交价还在3.9%左右,两天前收益率回落到3.8%附近,但是昨日,在3.59%的价格上就已经有成交了。

      还有金融债,也同样受到了追捧。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从8月1日开始,3年期固定利率金融债的收益率已经从4.82%一路向下,降幅超过20个基点,昨日又降4个基点,从前日的4.59%下探至4.55%。

      “金融债的走势已经有些疯狂了。”一位交易员表示,他关注的农发债0812在市场中的报卖价早盘时在4.57%,下午就已经到了4.55%。

      今日是本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意味着本轮涨势延续了足足有一个月。以7月31日一只5年期的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大大低于市场预期为导火索,债市市场一扫连日的阴霾,开始反弹,并且这一开始,就延续至今。

      在这一个月中,热点在不同品种、期限的债券上轮动,无论是因预期3年期央票将暂难重启而被炒作的央行票据、相同期限的中短期金债国债,还是受一级发行市场带动而重获春天的中长期国债,都轮番被蜂拥的资金所追捧。

      但是在火爆行情的背后,交易员也掩饰不住对于这种走势可持续性的担心,并且大多数机构认为未来利率水平将表现为宽幅震荡。

      目前,市场已经普遍认为8月份的物价数据会继续走低。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因为翘尾影响继续大幅下降,加上涨幅低位持稳的食品价格,共同使得8月同比CPI预计会在7月份基础上大幅回落约1.3个百分点,预计会在4.9%-5.0%左右。

      这意味着物价增速将连续4个月回落,理论上给债券市场带来利好支持。但是“8月份的数据没什么好看的了,这个已成定局,关键是第四季度会怎么样走。”一位银行交易员表示,由于担心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会有反复,同时国内能源价格调整也随时有可能进行,这些因为都给未来物价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所以,“也不敢做死多头,赚一点就走”,波段,或许将继续成为市场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