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世瞩目。若以长江代表中国,大海代表外国,有道是:江海争流,笑看大国崛起;风云际会,彰显奥运精神。激情过后,也应该想想中国股市何以在奥运期间成为没有金牌的“跳水冠军”?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调悄然从“一稳一紧”改为“一保一控”。保增长控通胀是一道经济难题,因为政策工具常常是双刃剑,很难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保增长的目标是多少?控通胀的目标是多少?人民大学的吴晓求教授认为,增长速度要保持在10%,通胀水平可控制在7%。这和年初在“两会”提出的目标有些差距,当时提的是增长8%,通胀4.8%。2008年是多事之秋,年初的经济预测现在不做调整的几乎没有,因为石油价格飙升,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欧美日经济已相继进入衰退,通胀的压力逐渐升温,各国共同担心的问题是“滞涨”。由此看来,后奥运的经济难题不仅是中国的难题,而且也是全球的难题,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竞赛开始了一场另类“奥林匹克”,却可能永远决不出金牌银牌。
从经济增长的速度看,今年保10%的目标是较为客观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美欧直接相比似乎应该减去一个7%,也就是说,10%的增长速度约等于美欧经济增长率的3%。为什么呢?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增长7%的水平上,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就微乎其微了,多数企业只是在给银行和员工打工,特别是在《劳动法》生效之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平均上升了15%左右,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的利润在增长7%的水平上就等于是零增长了;其二是新增就业人口的从业率,在7%的增长水平上,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可以找到工作,失业待业的压力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调控的政策通常会在这个时点开始松动。所以,中国经济从2007年创纪录的11.4%回调到10%,应该是比较符合经济规律的,如果在一年内减速达到8%,那就几乎和中国股市创纪录的暴跌一样了。
从控制通货膨胀看,目前的CPI下降是通过价格管制实现的,其代价是被管制行业的政策性亏损。所以,奥运会后需要决策的问题之一是要不要放松价格管制。相关问题是:价格管制一旦解除,通货膨胀率会达到多高?如果以PPI溢出10%为基准来计算没有管制的CPI,则7月份的CPI不是6.3%而是11%。据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杨帆等人的预测,PPI可望在7月达到高点之后开始下滑。基于这个判断,如果在10月底到年底之间,国际石油价格稳定在110美元之下,中国就有了一个机会可以逐步放松价格管制,让部分企业走出政策性亏损的阴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种控制通货膨胀的思路:一是继续实施价格管制,把CPI作为控制通胀的目标;二是伺机解除价格管制,把控制解除价格管制后的报复性反弹作为控制通胀的目标。显然,前者容易后者难,前者是当前政策的延续,后者却需要改变控制通货膨胀的主体思路,这必然引发激烈的争论并承担较大的政治风险。
用价格管制和政策性亏损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我们已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近18万亿的股市市值损失虽有诸多原因,但任何人也不会否认其中的原因包括价格管制和政策性亏损。此外,牺牲虚拟经济中企业和投资人的利益来补偿消费者,也必然间接补偿境外的消费者。于是,空仓进港加油的飞机、轮船多了,越境加油的境外汽车也多了。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问题:用奢侈品的石油为原料生产低价消费品的产业政策还能够持续吗?用政策性亏损和巨额财政补贴支持的企业巨头能有可持续的成长吗?不能决定价格的市场和不能追求利润的企业是科学的发展观吗?
价格管制只能是临时性的政府干预政策,这是企业界,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共识。既然如此,就不能回避“临时性”的干预何时终止的问题。这是后奥运的经济难题之一,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远见。如果在年底有了解除“临时性”价格管制的条件,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会是多少呢?是4.8%,7%还是10%? 在我看来,能把通胀控制在10%以内就是很大的成功,绝对国际水平的成功!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尼克松政府在解除工资-价格管制后,通货膨胀率从5%急剧上升到12%,这个历史经验可为参照。俄罗斯也在不久前放松了价格管制,通货膨胀至今居高不下。所以,后奥运的“控通胀”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