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一再暴跌,在不断摧残投资者信心。虽然说已经习惯了“黑色星期一”的出现,但当每一次暴跌来临时,仍然能够感受到阵阵寒意。在目前逼近2245点的杀跌,已经有了另一层含义:如果2245点失守,那下一步支撑又在哪里?
讨论还是行动?
即使股市跌到2000点,救市或不救市的争论依然会存在。但当市场跌到此时,再讨论救市这个问题已经是不合时宜,一再的讨论只能延误时间。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在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领跑全球股市下跌,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是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反观美国,市场经济的倡导者,却是救市的积极分子,每一次股市的下跌,政府都很紧张,唯恐股市下跌带来对经济信心的负面影响。其频频出手拯救市场的措施,其鲜明的救市观点都袒露无疑。虽然说次级债问题仍然在延续,但美国股市的维稳工作确实做得非常不错。而越南政府一些政策更是让人惊叹,包括无限期停止IPO及再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等。这些极具针对性、有效的政策已经使越南股市企稳回升。
回到国内A股市场,学者仍在坚持“不救市”论,其论据无非认为市场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显而易见,由于“大小非”的存在,市场已经不是均衡博弈的市场,由于供求关系的急剧转变,自我调节能力已经失效。如果期望市场自我调节,那估计还得等2009、2010年“大小非”减持的洪峰过去。这种调节将是缓慢而痛苦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炼狱式的考验。
当政策干预股市已经成为国际惯例之时,似乎只有中国股市在风雨飘摇中等待政策的呵护。根据统计,随着股市的下跌,已经有15万亿市值在上半年蒸发。这必然带来对经济前景预期的动摇,居民资产的快速缩水,造成内需的萎缩是必然的。因此,当前不应将时间花在无休止的救市或不救市的讨论上,而是管理层切实面对股市困境,有些行动的时候了。
稳定“大小非”预期是关键
在此轮跌跌不休的下跌周期中,“大小非”成为今年证券市场绝对的主角。“大小非”已经彻底改变了市场,但无论恨也好,爱也好,证券市场必须接受“大小非”,必须承受这样的无法承受之重。作为目前市场来说,“大小非”已经是市场的主角,必须考虑“大小非”利益,稳定“大小非”预期是市场运行的关键。
首先,近期系列政策的出台,在稳定流通股股东信心的同时,并没有太多顾及“大小非”的感受。对“大小非”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大小非”交易平台的转换,而二次发售、可交换债券等工具则相当于增加了减持的复杂性。这些措施或手段的应用,都是对“大小非”问题的积极应对。但在应对“大小非”的同时,保护流通股股东的目的非常地显而易见。这会加剧“大小非”对减持股份难度的预期,而暴利税增收的讨论,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措施,更是进行了预期强化。
其次,稳定“大小非”预期对市场运行至关重要。目前阶段,过多的讨论针对“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并不合适。从数据上分析,“大小非”是目前市场的绝对主力,即使在减持低谷的9月份解禁市值也高达200亿,对于目前的弱势市场来说也是极具杀伤力的。从某些方面来说,安抚“大小非”比安抚流通股东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