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产业·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研究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人物
  • B8:广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人物
    山东黄金集团董事长王建华:员工精神崛起 才有企业崛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山东黄金集团董事长王建华:员工精神崛起 才有企业崛起
    2008年09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剑平 
      “山东黄金出现今天这个拐点,犹如历史、任何企业和个人出现拐点一样,因素很多,是各种矛盾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不要把它归结为我来了以后怎么样,我不来它也会出现。”

      “想改变一件事情必须先融于它,想了解一件事情必须先接受它,想领导大家走先让大家信任你,这种精神上的唤醒对矿工来说非常有必要,文化的感染对公司的控制远远大于权力。把束缚员工精神崛起的障碍全部打开,才会有一个企业的崛起。”

      ■人物简介

      王建华,1956年2月生,山东潍坊人,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入党,曾任青州桑蚕育种场场长、党委委员(正县级),省丝绸进出口公司经理、党委书记,省丝绸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现任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山东省黄金协会会长。2000年5月,被国家人事部、国家纺织工业局授予“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8年获“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山东省劳模”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朱剑平 

      

      在2007年牛市的灿烂星空,山东黄金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从2004年上市至2006年底,山东黄金并没受到投资者过多的青睐。然而,从2007年开始,山东黄金的股价从当年1月4日以30.5元开盘,之后一路狂奔,气贯长虹,至2008年1月9日,创下了239元的最高。目前公司股价虽然也随着大市牛熊的转换在高位回落,但其在中报10转10转增后每股1.40元的业绩仍成为众所瞩目的对象。

      而山东黄金的这一表现周期,恰与2006年3月来到山东黄金集团任职的王建华所推行的改革相吻合。作为山东黄金集团的董事长,王建华到任之后明确提出:“用两年半时间实现黄金矿山脱胎换骨的转变”,“争做全国第一”的战略目标。2006年,他将山东黄金全部推倒重来,矿山整合,一夜之间所有矿长全部下岗,除国资委任命的集团干部以外,全都重新竞聘。

      但王建华对此表示:“山东黄金出现今天这个拐点,犹如历史、任何企业和个人出现拐点一样,因素很多,是各种矛盾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不要把它归结为我来了以后怎么样,我不来它也会出现。”

      诚然,从宏观背景来看,通胀压力、美元贬值,是支持金价走强进而带动黄金生产企业效益大增的主题。但在国内黄金四强激烈的竞争中,山东黄金储量的大幅增长以及吨矿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却是众所公认的高效率。光大证券在2008年初给山东黄金题为“为有雄心多壮志”的研究报告内,表示“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我们看好公司最主要的理由”。

      然而,当2006年底王建华率领着山东黄金高管层为定向增发与机构投资者沟通时,许多机构并不看好山东黄金。一些大的基金经理甚至表示只给他们30分钟的时间。遭到冷遇的王建华表示:“只需10分钟的时间就足够了。”他说:“知道大包干是怎么回事吗?如果说以前山东黄金的体制是吃大锅饭,那么从今以后,山东黄金要实行大包干了!”……

      从那个时点,山东黄金耀眼的星程开始展开。王建华施了什么魔法,让一个企业能够很饱满地符合多数人的眼光?他何以有信心那样肯定地宣告山东黄金就要脱胎换骨?

      

      著名“亏损企业家”

      2006年3月,山东省委一纸任命,让王建华单枪匹马来到山东黄金集团。他介绍自己说:“我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著名亏损企业家’”。在来山东黄金集团之前,王建华任山东丝绸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山东丝绸总公司亏损严重,两年零八个月的任职,王建华将拥有76个子公司,3万职工的山东丝绸,改的只剩下2000多人,2万多职工转换身份,离开了这个曾一度辉煌的国有企业。

      王建华说:“其实,我只有这一小段历史是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处理丝绸总公司这个特困企业的。除此之外,我绝大部分历史都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在任丝绸总经理之前,我管理的企业,都是丝绸系统内赢利大户。”

      今年52岁的王建华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1974年,初中毕业下乡两年后,王建华被挑选到山东农业大学接受一年的财务培训。1983年,他被调入当时的省属企业――青州蚕种厂(广通集团),27岁就当上了代理厂长。踌躇满志的他首选从事的是蚕种化工制药,他们搞出中国第一个叶绿素铜钠盐车间,比较知名的广通叶绿素产品,洁银牙膏和两面针牙膏,也是与他们合作搞出来的。他任职的广通蚕种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蚕种集团。“那里掩埋了我很多的青春岁月。”王建华在那里任职13年,其中有11年该厂在丝绸系统里效益是最好的。1996年王建华又被选派到生丝出口全国第一,绸缎出口全国第二的山东省丝绸进出口公司。2003年,当山东丝绸总公司这个计划经济时代曾一度辉煌的企业严重亏损时,王建华被调入任总经理。

      小时候,王建华认为能够开苏联生产的火车头,那种过来时声音很小、很柔和的火车头,就是他人生的最高目标。如今,作为企业家的他,早已放弃了那个最高目标,而且,他认为,人生所谓的最高价值,在不同的年龄段常常变换不羁。犹如他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作为,比如,当他来到山东丝绸总公司,想的是如何把企业做没了。

      山东丝绸的改制,是王建华一手推动的。他去之后测算了一下,这个企业,一年空耗1.8个亿,如果将其改制,1.8个亿够3万职工身份转换一年的费用。不改制,国有资产净损失,职工也得不到。

      “邱吉尔之所以仗打的好,他用什么话鼓励了将士?他在总结战役时经常用的一句话:这个战役的胜利包含了某某战役的退却和失败。”王建华说:“这句话非常深刻。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战略调整期,国有企业需要在某些局部战略性退出,这其中就包括象山东丝绸总公司这样的企业。二战有很多将士在整个大的战役中去打不可能胜利的阻击,甚至为了全局打败仗,后成为二战功臣。同样,我在丝绸就不能只用企业利润表来体现成败。”

      王建华在山东丝绸力求“打败仗”。他推动改制,亲手写出‘欢迎到丝绸总公司上访书’,盖上丝绸公司党委的章,很快印发给3万职工。他主动坐在了火山口上。他说:“改革首先要确保企业工人的补偿。国有资产是否流失要有人监管,但如果丝绸几万人没有补偿,也要有人监管。”当时王建华与一些思想不通的人谈话,一个月最多超过20余次。“如果工作做不好,就会埋下对社会,对党仇恨的种子。”

      丝绸76个单位,2万多职工实现身份转换,没有一人越级上访,引起山东省委关注。但王建华认为:“没有使2万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才是真正的成功,而不是职工不上访就是成功。”王建华走后,山东丝绸总公司成为山东省属亏损企业中扭亏最好的。后来,山东省国资委文件里表示:对于承担战略性退出的干部应给予应有的社会尊重。

      

      整改“暴政”风波

      初到山东黄金,有人恭喜说:“王总,你总算跳出丝绸了。”从一个亏损企业到一个效益较好的大型国有企业,王建华单枪匹马来山东黄金集团任职,他在为其进行的欢迎会上,当着上级主管领导在场,说:“到山东黄金来,既非我所求,更非我所愿。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真正的振兴,如果说只是经济上振兴,这未免忽略事实,首先应该是精神上的张扬。山东黄金员工应该在精神上崛起!

      第一次到山东黄金集团的矿上去,给王建华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看到的是一堆矿!同一个矿层、同一个矿种、同一性质的矿石,同一模式的采、选、冶,完全同质化的生产,却要分割成好几个单位,好几个矿,各有各的设备、仓库、后勤,一堆人围着一堆矿低效地生产。”

      时移世易,到山东黄金的王建华想的当然不再是战略退出。他思考:一个国有企业最高层关注的点应该是什么?“高端站在什么位置上看问题,决定这个企业能走多远。”王建华到了山东黄金后,提出要“高处做高,低处做实” 。

      “矿业的目标是集团化、大型化。否则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矿山。我们这些矿开采一千年了,我们现在开采一天,相当于宋朝开采一百年。由此可见,整个社会发展就是劳动、分工,然后聚集、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才能大型化。”

      王建华给山东黄金绘就这样的图景:“用两年半时间实现黄金矿山脱胎换骨的转变”,“争做全国第一”。而其采用的战略,则是“整合内强机制,外扩抢占资源”。

      王建华开始雷厉风行推动矿山整合。所有矿长全部下岗,雷同的小矿山整合为一,全员公开竞聘,列出降低成本,创造效益等一系列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辅之以科学的薪酬制度和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起覆盖全集团的指标考核体系,所有岗位靠竞争获得,一切指标凭实绩考量,对所有竞争上岗的管理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聘期三年,三年后全部解聘,重新组织竞聘上岗。一年一考核,不称职的立刻解聘,严格奖惩兑现。而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平,所有的竞争环节全都透明。王建华说:“要用政治清明来消除一切抵抗因素。”

      山东黄金掀起轩然大波。更有外界把王建华在山东黄金的作为称为“暴政”。因为整合是所有人利益的重新分配。“认识到了与做到了是两回事,谁都知道整合起来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为什么这么多年没人做?”山东黄金集团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对记者说:“许多时候,国有企业领导考虑更多的是但求无过,谁也不愿捅‘马蜂窝’。”人,是资源整合的最大阻力。整合之前山东黄金集团生产和储备的比例为1:4左右,资源不多,再把它整合起来,提高效率,建成日处理8000吨选矿厂,员工就要多余,整合起来废弃了很多辅业,许多人必定要离开原有岗位,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变革,不会发生。

      王建华把他掀起的轩然大波称作紊乱的美,喧嚣的美。他说:“油画不是有一种不稳定的画风吗?我感觉企业也是如此,凡是好的事情必须有乱的过程,由乱到治,动则生,靜则止。但是,这种乱,这种把固化变成动态,动态了再把它复位,至于复位以后怎么样,大家先不管,首先是过程受苦和心态上的不接受,这是我们压力最大的,也是外界最不能理解的。所以,我们提出口号:‘坚决消灭不为终端目标负责,只对过程负责的干部。’这是个哲学问题,过程受益者不是好的。很多事情为什么到不了彼岸?就是过程受益者太多了。整合的关键点是员工,光是领导看到彼岸没有用,要整个团队都看到彼岸。现在回过头来看,山东黄金之所以做得好一些,我认为就是员工精神崛起,人人都看到了彼岸,人人都接受了这种动态,接受了压力,这是最欣慰的。”

      许多普通员工说:“我们现在压力真的很大,真的很苦!可是,如果早就这么苦,企业早就好了!” 2006年底,山东黄金矿长们签订的考核指标中,要求平均吨矿开采成本每年下降10%。当时许多人包括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在内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然而,2006年、2007年,山东黄金吨矿开采成本每年下降幅度都达到了15%。

      光大证券的江宇昆调研后说:“我们认为,市场可能低估了管理给公司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公司在争创全国第一上的决心和执行力度。山东黄金的整合使一批有想法、勇于承担责任的干部脱颖而出。”华泰证券刘敏达调研发后现:“2007年,下属新城金矿签订目标吨矿成本同比下降为18.41%,4个月后,其成本同比降幅就达到23.42%。2007年,公司吨矿完全成本由349元下降至310元,照此计算,2008年公司克金完全成本有望降低至每克110元以下。”

      整合不光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带来了新的矛盾:山东黄金储量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地浮现。不足百吨的资源储量,如果年产金16吨,5、6年之后就会‘断粮’。他们开始 “外扩抢占资源”,继省内并购青岛黄金、乳山黄金之后,又收购莱州金仓黄金、莱州寺庄金矿、招远东风矿田,以及临沂龙头汪金矿、栖霞、潍坊、蒙阴等矿权,并稳步推进贵州、陕西、四川等省外重点矿权项目。其拥有的探矿权面积达到360余平方公里,一年多的时间,山东黄金资源储量从2006年以前的不足百吨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吨,价值近800亿元。

      2007年,山东黄金股价一路高升,王建华兴之所至,写下一首诗“本在侪辈人不识,折桂沪深未曾期,一路飘红过百亿,两万员工舞大旗。”

      

      员工精神崛起的绝对价值

      山东黄金这支两万人的团队经历了过程的痛苦,但之所以跟随王建华走到今天,还因王建华在与员工接触过程中一些细节,令百炼钢化作缠指柔。

      王建华认为团队追求的终极目标,首先要把个人放在前面。山东黄金的宗旨是“让尽可能多的个人和尽可能大的范围因山东黄金集团的存在而受益”。王建华说:“这个‘个人’不是指人民,指人权,不是对整体讲的,而是对个人讲的。”

      一次王建华下矿,一位矿长对他说“董事长,这个地方你别去,这个地方容易掉下石头来。”这给了王建华当头一棒,他下力扭转中层管理人员的理念。他说:“我们都是人生的,矿工也是人生的,这个地方能掉下石头来,矿工怎么能来?宗教里面说:生命没有排序,包括动物。退一步讲,我们受党的教育多年,人的生命是没有排序的吧?难道你能说:‘董事长,你的命贵,你别下去吗?’”还有一次矿长开会,对于一个事故,一个矿长说:“我摆平了。”王建华反问:“你的亲人死了也‘摆平’吗?”

      山东黄金确立一项制度:出了事故,集团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如果有死难人员,集团领导一定要去拜祭。管理层还把历年来工伤死亡的矿工的小孩认做自己的子女。王建华认养了一个女儿,每次他到那个矿上去,他的女儿都在工厂门口等着他,让王建华去她家吃饭。

      现在,山东黄金的管理模块里,专门有一个救助模块,在什么情况下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救助,都有明文规定,管理人员会自行去找困难职工,这对职工的震动很大。2007年10月,山东黄金一次发放救助金200多万,一些患癌症的职工一次发放救助金3万。许多职工无限感激。王建华写了一封信,专门解释 “黄金一家人,集团一家亲”。山东黄金又规定:只要戴山东黄金的标识徽章,到山东黄金的矿上吃饭都不要钱。王建华一样戴着徽章到矿上吃饭,杜绝吃请送礼,卸下一切人情负累,享受清明政治。

      一线工人出身的王建华深知矿工的不易。他下矿看到的是:“深入地下几百米,矿工把一生都付给了黑暗,他们的生活永远没有明天,再机械化的地方,也是一种厚厚的压抑啊!”王建华到山东黄金提出的第一个口号是:用两年半的时间使矿工工作环境得到脱胎换骨的转变,在改变矿山环境方面的投资无限制,不算作成本考核。

      2007年5月,山东黄金集团把近百名矿工邀请到青岛五星级酒店,然后去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然后在高尔夫大会所里,请青岛歌舞团给他们跳舞、唱歌,茅台酒随便喝,中华烟随便抽。此后,山东黄金又形成了一项制度,一年三批,请矿工接触到最高端的所谓物质生活,让井下的矿工了解最豪华的生活是什么。

      王建华说,要让让职工感受到公平,消除职工对所谓可望而不可及的环境报有的那种憎恨、怨恨或厌恶感觉。同时,让大家理解生活。把物质生活上“无限”的视野给他打开,满足他之后,就会唤起他精神上的诉求。

      一点一滴,使山东黄金集团凝聚力在增强。大家愿意跟着王建华走,甚至在一些闲情逸趣之中都能窥见。一次,王建华在职工内部网上写了篇谈纳兰性德的文章。结果,纳兰的那些“人生若只如初见” 的凄美之词句,引起了许多职工的共鸣,一时纳兰成为话题,大有开词学研讨会之势。

      王建华说:“我们职工的网站,职工写的文章未必比我写的差,这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最优秀的员工和较差的高层比起来没有距离。所以,想改变一件事情必须先融于它,想了解一件事情必须先接受它,想领导大家走先让大家信任你,这种精神上的唤醒对矿工来说非常有必要,文化的感染对公司的控制远远大于权力。

      “把束缚员工精神崛起的障碍全部打开,才会有一个企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