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信息披露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5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钱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钱沿
    耕耘两年 QDII“大餐”粒粒皆辛苦
    中信银行
    发行票据通计划6期
    银行系QDII和基金系QDII的区别
    中行发售两款
    “汇聚宝-澳元期限可变”
    中德安联推
    重疾险“安康逸生”
    地下炒金东窗事发
    如何保障黄金投资安全
    投资人开始青睐公司债
    交行携锦江之星推
    联名信用卡
    中国人寿推出
    “安享一生”分红保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耕耘两年 QDII“大餐”粒粒皆辛苦
    2008年09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涂艳
      或许在两年前,工行和南方基金公司分别重磅推出其首款代表银行系和基金系的海外理财产品时,对QDII有所听闻的投资者还甚少。而在经历了两年有余的发展后,姑且不论欲分享海外大餐的中国投资者们盘中收获如何,但其中的艰辛用“粒粒皆辛苦”来诠释一点也不过分。而今,投资者如何保住投资果实值得思考。

      ⊙本报记者 涂艳

      银行系QDII

      尽量选择存续期长的产品

      众所周知,以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为首的外资行一直是发行QDII产品的主力军。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1月至7月间,商业银行共发行QDII产品233款,其中外资银行230款,中资银行3款,仅占1%的市场份额。而从目前中外资行的QDII表现来看,亏损较为严重的也属外资行。如渣打一款美林“聚焦亚洲”(QDII200711)年化收益率已经亏损了58.41%,汇丰、花旗、东亚等银行的产品也惨不忍睹。

      相较于外资行多投资到某只国外基金的情况而言,中资行的产品由于投资方向较为多元化而分散了一部分风险。“外资行产品可能因为投资单一基金而较为透明,而其中风险也就更为集中,这是利弊相生的。”工行浦东分行贵宾理财中心高级理财经理李吉表示。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国内银行系QDII 产品的表现差强人意,一旦其到开放期,投资者要么赎回,要么置之不理,这也就造成了目前QDII产品净赎回的情况。“但是投资者也不必过分担心产品被清盘,因为亏损值或资产份额只有达到合同约定的条件才能终止产品,虽然处于净赎回状态,但是几乎所有产品还处于正常运行当中。”李吉也考虑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担忧。

      虽然机构对于美国经济是否依旧疲软存在分歧,海外市场的走势对于海外基金存在决定性影响,而对海外市场情有独钟的投资者,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尽量在股票等权益类市场和商品市场中合理配置,因为一般商品市场和权益类市场都是呈负相关的,一定的配置可以分散一部分风险。而对于手中持有QDII产品的投资者来说,现在需要观察产品的存续期间长短,如果高于3年、5年甚至8年,建议暂时观望;而如果存续期间较短,则需要提前考虑退路,否则投资者还是不得不面对亏损的现实而遭遇清算。

      

      基金系QDII

      靠配置分散投资风险

      早先出海的四只基金系QDII估计早已耳熟能详,而今,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嘉实海外、南方全球和华夏全球精选的净值已经纷纷跌至0.6-0.7元之间,成为最早一批壮士。而市场对全球经济揣摩不定时,以工银瑞信、海富通和交银施罗德为首的几家基金公司又一次扛起发行QDII的大旗。而从新发QDII的产品净值来看,除交银施罗德在上月发行的一只环球精选基金的净值略有盈余之外,其余的几只产品净值已经低于一元。

      2008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震荡整理、波动加剧。而不少投资者对于国外市场更是怀着一种极其担忧却步的投资心理。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所有QDII基金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4.07%,远高于所有国内股票基金-33.54%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也就是说,海外投资成为了分散投资风险的一个口径。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的一份研究策略举例:“2008年以来,作为次贷危机发源地的美国,到8月19日止标准普尔指数仅下跌13.7%,远低于沪深300指数同期53.2%的跌幅。从地域上来看,与A股同属亚太市场的韩国首尔综合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跌幅也仅为18.6%和25.0%;从市场性质上来看,与A股市场同属‘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三大新兴市场的调整幅度也仅为16.0%、26.4%、28.3%,QDII分散风险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但是从几只基金QDII 产品的半年报信息中记者发现,在2008年1月至6月期间,基金份额净赎回占比最高的竟达6.8%,其中投资者信心可见一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分析师王群航表示:“一些新发基金可能出于丰富产品线和锻炼队伍的考虑而在08年推出QDII产品,但是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如果有资产配置的需求和一定的条件可以用一小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基金系QDII。”

      另外,王航群还建议投资者少看净值,多看投资方向和历史运作表现。“光看基金净值是否跌多跌少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其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可能很多。投资者在挑选要多关注的是基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