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专版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司封面
  • B2:上市公司
  • B3: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信息披露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8 年 9 月 5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基金
    重仓股连续大跌 基金失守最后“堡垒”?
    基指盘整 ETF全线上涨
    9月新基金发行 恐仍难有起色
    投资渐趋分散 加仓二线蓝筹 半年报透露基金投资风格转向
    海富通货币基金限制大额申购
    华夏复兴基金开放日常赎回
    华商基金:财政政策积极作用将显现.
    刘静:债市面临良好投资时机
    上海银行个人业务系统升级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重仓股连续大跌 基金失守最后“堡垒”?
    2008年09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谢卫国
      ⊙见习记者 谢卫国

      

      近来,随着股指反复向下试探,基金重仓股不断加入暴跌行列,大有“晚节不保”之势,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9月2日,上证指数仅下跌0.87%,而基金重仓股之一双汇发展跌停,贵州茅台也创了今年以来的新低。而从8月18日至9月3日两周左右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下跌7.1%,深证成指下跌9.96%,沪深300下跌8.24%,而基金持股占流通市值比例最大的前50个股票(扣除了长期停牌的)平均下跌了17.05%。本周仅双汇发展、苏宁电器、贵州茅台三只股票的下跌,就造成基金短期浮亏数十亿元。

      统计发现,近两周基金重仓股已经成为市场下跌的动力。其中,海油工程、振华港机、中国铁建、冠农股份、大商股份、豫园商城、新和成、双汇发展、苏宁电器、贵州茅台、农产品等都出现暴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些业绩优良前景不错的公司,因为是基金重仓反而遭受更大的市场抛压。

      基金为何从“抱团取暖”到“联袂暴跌”?对此,好买基金研究总监乐嘉庆表示,目前,这些基金重仓股的调整本质上是一种“补跌”行为。当然,绩优股的暴跌跟宏观经济增速可能出现“拐点”、市场调低企业盈利预期也密切相关。另外,尽管市场巨幅调整,但今年以来基金对市场看法分歧加大,特别是在对下半年策略上,基金间也是风格迥异。因此,进入下半年,基金对以前重仓股的调整也势在必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羸弱已经令许多基金重仓股陷入“坏”循环之中。一方面,从个别基金重仓股暴跌使投资者产生连锁恐慌,在市场低迷、承接力很弱的情况下,小的抛压就能使股票跌停。另一方面,基金重仓股跌停又导致市场开始怀疑基金经理选股、估值以及“择时”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尽管中报业绩优良,但这种利好反倒成了不少资金离场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