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舆论层面上有三条信息令人关注。一条是《求是》杂志发表万字文章谈股市,其中心思想是"坚定信心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立论基础是股市稳定发展的基础依然存在。一条是几大证券报分别发表文章,力陈大盘股发行没有分流市场资金的理由。还有一条是上海市再次明确表示,将力争把地方国有资产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5%提高到30%。这是继重庆市政府提出加大地方企业上市力度,争取在3年内将本地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提高到地方GDP的110%之后的又一个宏伟规划。
三条信息透露了三点。1、就中国股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对供求方面的严峻局面,市场各方并没有达成相应共识。2,对市场,目前很大程度上依然局限以正确舆论来引导市场。3、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做大本地上市公司,提高本地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乃至GDP中的比重,依然是各地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社会各方对市场扩容的冲动依然非常强烈。笔者以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规模扩张相伴随的市场发展战略仍将延续,通过政策性与制度性安排让市场休养生息的期望依然是镜花水月。股市仍将在巨大的供给压力下进行艰难的寻底。
大盘股发行(也包括小盘股发行)是否会造成市场资金的分流,笔者也认为基本上不会。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它们会造成市场资金的稀释以及资金存在性质的变化。我们知道,在当前6000亿左右的股票保证金中,有相当部分的保证金是属于一级市场专业户的。每当新股发行时,这些资金总是申购主力军,有相当部分的新股总会落入他们手中。在二级市场抛出后,这批资金会连本带利地回到一级市场,而承接这些新股的多数却是二级市场资金。因此,表面上看,也许整个股票市场的保证金总量并不会因新股的发行与上市而流走,原来的总量是多少还是多少,但资金的存在性质却会逐渐地发生变化:二级市场资金占股票保证金的比重会逐渐减少,而一级市场的资金占比则会不断增加。更何况,在保证金不变前提下,上市股票多了,平均每股股票所占有的资金量就会下降,股票价格也必然会作相应的向下调整。因此,在这些问题上,不能仅从表面数字上来解释,还是应该着手从制度上来改变、至少是缓解这种一二级市场间的矛盾。
因概念不同造成对同一个事实的不同理解,这样的例子也存在于大小非问题上。市场所说的大小非包含了股改遗留问题,也包含了新老划断后上市的大小非。就目前市场来说,股改前的大小非已非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已转移到新老划断后产生的大小非之上。笔者做了一个统计:2005年7月1日前沪深上市股票的总股本为7191.68亿股,流通股为2055.97亿股,由此产生的大小非总量是5135.71亿股。而2005年7月1日以来新上市股票A股的总股本为9275.92亿股,流通股本为1328.48亿股,所产生的限售股即新大小非总量是7947.44亿股,为股改前遗留大小非总量的1.55倍!而且与股改前大小非相比,这些新的限售股具有时间短,只需持有1、2年,2、3年,不像股改前上市股票,有的大小非持有时间已超过10年;机会成本低;投资风险小,股改前上市股票的大小非何时能上市流通,甚至能否上市流通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新老划断后上市股票,这一风险基本上已经消除,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公司能否上市,只要公司能上市,赚钱是必然的。因此,这些股票解禁后减持动力会远远地大于股改前大小非。而在部分专家学者眼里,大小非问题似乎并不包含新老划断后上市的股票,这是市场在和部分专家学者对话是总是讲不到一块的原因之一。
在一定估值水平上,尤其是当股票价格尚未达到具有绝对投资价值的水平时,供求决定一切。笔者以为,在上述问题没有达成共识,在整个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尚未下降到具有绝对投资价值的前提下,市场的机会主要是一些技术性反弹,难以产生趋势性反弹。而结合形态目标以及时间周期,笔者以为,一个新的技术性反弹机会正在来临。
首先,以倍加法计算,可有如下几个目标:2990点到3786点的反弹整理,形态高度796点,其1.11倍的下跌目标在2106点,即2990-796×1.11=2106;2566点到2953点的反弹整理,形态高度387点,其1.11倍的下跌目标在2136点;2284点到2523点,形态高度239点,其1.11倍的下跌目标在2018点。三个结果的平均值是2086点。
其次,市场最主要的一条长期移动平均线——72月均线,本月位于2151点。
其三,以2003年11月低点1307点和2006年7月高点1757点作切线,其支撑位在2122点。
历史上,9月份出现市场转向的次数颇多。借助于2100点附近的几个技术点位的合力,大盘有望在未来一、二周内出现一波技术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