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私募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9 月 8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9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9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市场激辩基金管理费模式
    指数基金的魅力
    什么样的基金适合你?
    市场趋势未定 基金配置保持流动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激辩基金管理费模式
    2008年09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Morningstar晨星(中国) 研究中心 钟恒
      ⊙Morningstar晨星(中国)

      研究中心 钟恒

      

      基金上半年超过1万亿的亏损和基金公司的188亿费用的收入,令许多投资者有感不公平,要求基金公司引入浮动费率,或主动下调费用与投资者共度患难。这也引出我们对费用调整的思考。

      

      国内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取模式

      目前,国内收取管理费用的模式有两种。首先,博时价值增长停止收取管理费用是近期投资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基金采用了价值增长线概念。所谓价值增长线是指基金经理通过自身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创造出一条随时间推移成非负增长的安全收益增长轨迹,是基金管理人自设的一个风险控制目标。根据契约,基金承诺若基金单位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水平便暂停计提管理费用。这是一个较创新的费用收取模式,虽然基金日前对基准作了调整,但管理费用因基金净值仍低于价值增长线而停收。这除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投资者投资成本的负担外,也有助增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共同利益关系,促动基金经理的投资积极性。但这种在国内毕竟不是主流,目前仅该基金采取这种模式。

      国内基金更多地采用固定费率,即不会因为市场波动而浮动,这也是国际上通常对公募基金采用的收费模式。因基金净值亏损严重的同时基金管理收入激增,这种模式最近受到投资者的质疑。一般运用于对冲基金或私募基金的浮动费率模式似乎成为投资者的讨论热点。

      

      浮动费率不宜用于公募

      私募基金在收取1.5%的管理费外,也有业绩提成。一般的,若基金获得正收益或达到一定收益水平(以契约为准),基金经理便可以从中收取20%的业绩提成,反之获零收益。这样一定程度上把基金的收益与基金经理的收入挂上钩,业绩提成便可成为基金经理的有效激励措施,实现基金经理和投资者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的目标。在国际上,部分基金收益需要超过前期最高收益所规定比例才能得到不同比例的提成,进一步加大了基金经理投资的积极性,但也同时增加了基金的潜在投资风险。

      私募基金面向的投资者群体和投资灵活性为基金经理追求绝对收益提供了条件。首先,私募基金面向的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且闲置资金较多的少数富豪,他们的投资期限也较长。其次,基金封闭期较长,能减低赎回对基金操作的压力,若投资者在封闭期内赎回要付出沉重的费用;其次,私募基金对投资标的(包括股指期货)和股票仓位没有太多限制(可满仓也可以空仓),有利于其获得绝对回报。

      对公募基金来说,投资者希望以浮动费率实现风险共担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实情况是公墓基金的特征有别于私募基金。首先,基金经理投资自由度不如私募基金经理,投资限制较多;投资的程序、品种、仓位、个股或券种的比例等均有严格规定。其次,公司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更多建立在排名上,公募基金经理追求更多的是相对回报。在同类中的排名靠前,便可吸引投资者,扩大规模,基金经理收入便可得到保证。再次,公募基金面向的是风险承受能力不一的大众投资者,且浮动费率有机会令基金经理冒更多的风险去追求更多的回报,可能令基民承担更多风险。另外,由于公募和私募基金产品设计的不同,浮动费率对追求绝对收益最大化的私募基金来说更有效,固定费率制度对于公募基金是次优的选择,防范基金投资高风险产品,一定程度上维护基民利益。

      国外共同基金业费率呈下降趋势

      在基金市场发展较成熟的美国,大部分共同基金的费用也采用固定费率。在基金年报上公布的费率涵盖的组成部分与国内相似。这些费率虽然在基金中存在差异,但从过去十多年的变化中发现,整个美国共同基金行业的费率呈下降趋势。

      根据晨星(美国)对美国不同类别基金的统计数字显示,基金自1991年至2006年,各类基金的费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个趋势并非是因为市场的变化而浮动,而是基金行业本身的发展决定的。其一,基金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效应;其二,基金之间的竞争也是其中原因。投资公司协会(ICI)一份关于对基金间竞争的研究报告指出,投资者投资的大部分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的费用均低于平均水平。随着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近年投资者对基金低费用的要求越来越明显。由于大规模在成本效用上较占优势,部分规模较小的基金为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不惜取消部分费用,但这种现象是建立在投资者对费用的偏向令基金之间的竞争压力加大的基础上。目前,国内还未出现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