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时事海外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股民学校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私募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8 年 9 月 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中国经济在后奥运的转型与升级
    艰难时世 航空折翅
    公司分红何以如此之难?
    再论“科学发展观”是大牛市基础
    如此看来《审计法》得尽快修订了
    未来五年:中外资本博弈关键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司分红何以如此之难?
    2008年09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小林
      ⊙倪小林

      

      公司分红问题再次成为议论中心,只因股市目前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弱化,强调公司分红不外乎期望以此改变投资者的预期。尽管听起来有点像临时抱佛脚,人们还是期望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之后,那些制约公司分红的体制和机制因素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压力下,上市公司分红总算出现“同期最高水平”,媒体报道上半年已有33家上市公司按现金给投资者分红了。何以把33家现金分红称为历史最高水平?沪深证券市场建立迄今,第一次半年实现33家现金分红,可以说是历史的开端,也是暴露公司治理难以医治的一些顽症。

      拿投资者的钱去经营,公司在有盈利时给投资者分红天经地义,和储蓄人把钱放在银行的道理一样。而目前上市公司不分红似乎也理所当然。上市公司分红的意义人所共知,无须在这里赘述,而为什么不分红公司也有几分理由:一是上市公司向公众股东分什么?公司上市之前的“瘦身运动”在上市公司中是一条潜规则,已成为不少公司股改前后变身的重要筹码,“瘦身”的公司入市前的盈利早已输送完毕,几年之中不分红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二是分红不分红与企业效绩考核有什么关系?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标中,既然从不与分红不分红挂钩,一般企业在分红上不作为当然也是合乎情理之事;三是为什么那么多公司中报都很好看,真正给投资者分红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今年赶上“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企业效益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据资料分析,上市公司流动资金短缺的面正在扩大,即便现在半年报报喜的多,但是,如果经济下滑持续时间延长,上市公司要维持在生产,自身尚且难保,又怎么分红?

      在目前上市公司体制机制不变的前提下,以上三条理由都成立。而这三条理由也暴露出股市制度安排上的重大缺陷。目前除证券监管部门再三强调分红外,其他相关部门对于公司的考核则强调千方百计维护大股东利益,“上什么山唱什么歌”也无可指责,而且保障大股东利益是硬杠子,否则不但经营者收入不保,“帽子”也难以再戴下去,中小股东毕竟没有大股东影响大,能够影响企业负责人的去留。不然为什么市场一再呼吁股东不分大小都应该同股同权就这么艰难?而众所周知,只有做到这一点,分红才有可能一一兑现。

      这样看来,国人把稳定市场的法宝压在企业分红上,显然是有问题的。而且,尽管证监会已经再三强调企业分红问题,但显然这不是证监会一家监管机构就能够解决的。记得前不久,国资委一位负责人公开表述过,他是“世界上最好的老板”,还以老板的身份说明所管辖的企业老总收入的合理性。但是这番话不能细琢磨。因为,这个观点的本身已经点出了体制上的弊端,假如上市公司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效益与收入是否合理应当由市场评判,投资人收益如何也应当是重要的考察指标。如果管理机构甘当企业婆婆,仅仅站在大股东利益上说话,企业很难自觉去维护公众投资人的利益。只有管理机构在企业微观操作上淡出,才是市场真正的福音。

      体制转轨比技术性改变要困难得多,上市公司不分红或者不愿意分红,绝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受到体制制约。就像对股价高低,大多数公司都无动于衷一样,迄今证监会对于公司回购已经不断放松管制,但是股价再怎么跌,企业还是没有什么积极性去赎回自家股票,原因和企业分红无积极性是一样的。因此,上市公司分红难,依然呈现的是体制性障碍。解决的办法也只有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否则只有资金紧张时才想到投资人,公众投资人对股市的兴趣必然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