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时,就面临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压力;在科技进步还不占有主导因素时,就要面临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的压力;在收入水平离发达国家还很远的情况下,就要解决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才遇到的人口老龄化、环境治理等问题,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特殊挑战。
如果说中国经济是一列飞驰的列车,那么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来说,实际上是加了个推进器,使它能够进一步增速。
要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跟奥运到底有多大关联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动力。过去7年北京的经济总量几乎翻了一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2.4。从全国来看,2001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10.5,比过去30年平均9.8的增长率明显要高。美国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全世界持续25年GDP增速高于7%的11个国家和地区做了一个分析。现在这11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只有中国还在延续高速增长的局面。
奥运会后,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国家确实出现了经济波动,有的是非常积极的。韩国举办汉城奥运会以后,国际形象大大提升,总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随后,很快成为OECD成员。巴塞罗那举办奥运会后,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有了根本改观。悉尼举办奥运会之后,很多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绿色之都”,说它的生态环境改造取得了很大进展。也有带来负面的因素比较多的,比如蒙特利尔,由于欠了很多债务,不得不征收奥运特别税来偿还历史债务。还有雅典,奥运会后,也由于它欠账很多,影响了经济后续发展动力。
中国经济奥运后会不会步入衰退,进入低谷?我个人认为不会。因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内需依然是我们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尽管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外贸出口的下降,外需这部分贡献归零,甚至还会出现负的贡献,但是我们积极扩大内需,储蓄率依然很高,投资率依然很高,基础设施的规模依然非常大。东部一些城市间都在筹划修城际高速专线,在产业领域,正在研制大飞机工程,这种新兴产业领域投资空间也很大。
中国是个大国,奥运建设投资的消失,或者说消费增量的递减或者消失,对整体经济影响应该说不大。我国还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城市化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人均GDP去年也就2500美元,离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距离实在还太远,很多地区还很落后,农村还很落后,推进城市化所需要的投资规模也是巨大的。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措施,特别是最近政府出台了包括调高出口退税率,适当地增加信贷对企业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等措施,能够保持中国经济延续过去几年的发展势头。
中国在去年年末开始出现经济调整迹象,奥运会结束以后,正好也是进入经济调整的年份,这个调整期的长短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我们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奥运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成功地完成经济的转型。
转型面临哪些任务?有许多方面可以去讨论。比如外部需求下降,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激励民众的消费热情。在产业领域要提高服务业和高附加值制造业的比重。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来加强我们人力资源的开发,来增加我们人力资本的企业,要发展服务业,要提高高端产业的比重。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在全球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的比重。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环境标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同时,就面临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压力;在科技进步还不占有主导因素的情况下,就要面临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的压力;在收入水平离发达国家还很远的情况下,就要解决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才遇到的人口老龄化、环境治理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特殊挑战。北京奥运会的三大口号叫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恰恰是我们转型中最最需要的理念。
我们应好好运用这笔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精神财富,要用绿色奥运的理念去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通过理顺资源价格,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能够保持住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奥运的理念去进一步推动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增强创新能力。我们也要利用人文奥运的理念去进一步利用我们的人文资源,提高生活品质,加强对人精神财富积累的重视,这些都是奥运后我们可以利用奥运理念来推进这种转型的。
经济转型最最关键的还是产业转型,怎么样由低端向高端,由制造向服务推进,这是最大的课题。现在全球分工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常说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生产制成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农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但是没有自主技术,没有品牌。提高我们的产业分工,核心就是要向两端延伸。一端向研发、设计、技术、服务这个上游环节延伸,一端向营销、物流、品牌、市场网络这个下游方向延伸。从我国的国情看,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很好地去拓展服务空间。很多人以前提出叫中国创造的理念,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提倡中国服务的理念。
服务创造价值,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真正创造价值的是这个环节。服务空间最需要的是人力资本,所以产业转型最最关键的也是人的转型,最最需要优质的劳动力资源。这将是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种转型对现有的金融制度,对市场配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做好长期努力奋斗的准备。
最近国际上开了一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大会,我看了大会的报告,大部分诺奖得主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抱非常乐观的态度,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依然在,发展潜力也非常大。我觉得未来7年,可以乐观地期待。现在很多人都担心经济增长率会回落到什么程度,我觉得低于9%的可能性不大。经过这一轮调整,可能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持续又出现新一轮上升期,它对整个经济上一个台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的访谈整理而成。节目9月6日22:03首播。)